香港一名自称律师的男子与女网友在文华东方酒店约会,点了8万港元(约1万3166新元)的酒菜后却一去不复返,留女方结付天价账单。图为网传二人用餐的餐馆文华厅。(互联网)
“好久不见,找一天一起吃饭?” “好啊,不如去文华东方酒店?” 香港是亚洲的热门旅游城市,城中的豪华星级酒店林立。每年不同机构发布的亚洲著名酒店排行榜,香港的一些酒店例如中环的文华东方酒店,也经常榜上有名。最近一段日子,这家酒店再次火了起来。 事件的起因,是一名自称任职律师的香港男子,在一年前透过社交媒体的活动认识了一名女网友。双方甚为投缘,上星期相约到文华东方酒店共进晚餐。岂料饭差不多吃完时,男子借故去洗手间,结果“黄鹤一去不复返”,留下女子一个人埋单。女方最后只好找朋友协助,向餐厅支付昂贵的餐费,并报警求助。 原来,这顿饭开销高达8万港元(约1万3166新元)。两人点了一个4776港元的双人套餐,不过男方在席间又叫了一支法国顶级香槟,价格近7万2000港元,成为这顿晚餐收取“天价”的最大原因。 翻看新闻,近些年香港不时发生男网友约会女网友,然后骗吃骗喝的事情。例如今年7月警方就接获多起报案,指一名男子涉嫌在网上社交应用程式结识异性后,分别约了三名女性到餐厅用膳,并声称会支付相关费用。 过后,男子用不同借口要求受害人先代为付款,再借机离开,并拒绝偿还相关款项。受害人过后与对方失去联络,怀疑受骗,于是报警。 这些骗案涉及的金额不多,在社会上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相比之下,最近发生在文华东方酒店的事情,涉案金额高达8万港元,差不多是香港一个普通打工仔三个月的工资,以致这起天价饭局事件连日来成为港人茶余饭后的话题,许多人在聊天中,都调侃说要去文华东方酒店用餐见识一下。 这起骗案也引起香港舆论对网上交友的反思。有观点认为,这起事件的女主角31岁,男主角只有23岁,反映香港女多男少,部分女士求偶心急,结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借机行骗。不论男女,日后交友时皆要留意,否则稍一不慎,很容易被骗。 事实上,香港政府统计处上星期出版的《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统计数字(2025年版)》也显示,近些年香港男女性别不平衡的问题正在进一步扩大。截至去年底,香港有409万6000名女性,比男性多约70万,即每100个男性就有120.3个女性。 在25岁至64岁年龄段,香港有126万4000名未婚人士,当中女性有65万5500名,比男性多近5万人。由于女多男少,意味着部分适婚的港女只能降低择偶标准,或者选择年龄差距较大的伴侣,促使近些年“姐弟恋”的比率上升。 一些香港单身女性也选择与中国大陆男性结婚。早在1980年代,大约每20对跨境婚姻中,仅一对是香港女子嫁给大陆男子;但到了10多年前,随着陆港两地融合加快,大湾区生活与联系越来越紧密,“港女北嫁”的情况不断增加,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 在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冠病疫情期间,陆港跨境婚姻数量一度减少,在香港登记结婚的个案中,每年只有约1000多宗至3000多宗。不过2023年疫情结束后,相关数字很快就反弹,当年有1万8939宗,去年进一步增至1万9872宗。其中,香港新娘与大陆新郎结婚的个案,在去年更录得7589宗,创下过去数十年的新高。 另一方面,也有许多香港单身女性对婚姻的态度愈发谨慎,专注事业。截至去年底,香港有193万名女性劳动人口,当中188万人就业,比男性多约8万人,令香港劳动市场的女性数量罕见超过男性,成为名符其实的女性撑起半边天。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香港女性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在职场的表现往往比男性更加出色,晋升管理层的也越来越多。以政府部门为例,截至去年底,在首长级公务员中,女高官按年由561人增至571人,多了10人,占比上升一个百分点至42%;男高官则由804人减至792人,减少12人,占总数58%。不难想像,随着香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问题日益严重,香港女性未来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香港性别比例失衡现象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随着社会愈来愈多人不结婚,当中不少更选择享受单身生活,“单身经济”正在香港迅速崛起,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专为单身人士设计的产品和服务开始冒起,包括一人卡房、一人自热食物。 展望未来,单身贵族激增在香港已是大势所趋,有危机也有商机。港府或许应该借鉴外国经验,围绕单身人士群体,打造新的经济和消费模式。
戴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