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九派新闻评论员 文和刀 “就事论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个对于残障人士来说更加友好的未来,需要残障人士的主动表达,也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10月25日下午,歌手郑智化在微博发文“吐槽”深圳机场服务冷漠,其声称自己登机时,因升降车停离机门地板25cm,轮椅推不进飞机,只能连滚带爬进飞机。这一发声迅速引发网络热议,进一步引发了对于残疾人服务保障的更多讨论。 当晚,深圳机场公开致歉,承诺联合航司立行立改,全面审视并优化特殊旅客的服务保障细节。一些细节得到进一步披露:一方面,为解决该乘客登机困难的问题,机场派出了1名航司地服人员和1名机组人员协助;另一方面,根据安全操作规范,登机车与飞机舱门必须保持20cm的高度差,这是为了防止保障设备刮碰飞机,而并非出于操作人员的冷漠。 10月27日午间,郑智化发文澄清提到:“连滚带爬的用词,是我登机过程不顺,一时气愤的遣词,这个我必须为我的用词道歉,这次帮我推轮椅的小哥服务非常好,甚至直接搀扶我的腿进机门,在此向各位服务人员一并致谢,希望不要因此对服务人员造成不好影响。” 
综合双方说辞,可以清晰地看出事情的脉络:该乘客搭乘的班次需要使用登机车登机,因此途中出现了必要的高度差,这对于轮椅乘客显然是极大的不便。尽管有服务人员协助,无法独立自主登机也并不让人愉快,因此,该乘客对机场服务给出了情绪化的差评,在情理之中。机场反应迅速,姿态谦卑,提出了具有落地可行性的改进方案,也让人无可指摘。 这一切,似乎与乘客的知名歌手身份无关,而与千千万万残障人士的相似体验、共同利益有关。知名歌手也要面对同样的困境,他的发声或许是个性化的,但我们在为残障人士服务时待点亮的盲区、待优化的细节却有着相同之处。 
此事虽受热议,但在对于此事的讨论中,许多人陷于极化思维,无意中苛求着“完美受害人”或是“完美服务方”,甚至将双方对立起来,自顾自地选边站队。然而,这真的是本次事件应该带给我们的思考吗?面对不便,乘客当然有权利发发牢骚,表达委屈,即便表达和认知不够面面俱到又如何?机场提供服务,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意外状况都预先排演好,遇上特殊情况自当尽心尽力,下一次总结经验做得更好。 无需关心“他是谁”“他说这话有什么目的”,我们关心的是:自此以后,轮椅旅客选择的航班,都将尽可能安排上廊桥靠接保障;至于无法靠桥的航班,登机连接装置将试点启用,轮椅旅客也会配备两名现场保障人员,得到更多的关怀。这是深圳机场以一场舆情风波为代价总结出的经验,其他机场完全可以“无痛”复刻,更多服务方也能从其中找到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好体验的思路。 就事论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个对于残障人士来说更加友好的未来,需要残障人士的主动表达,也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