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啸山林
据极目新闻报道,9月8日,上海一名女子在乘坐网约顺风车期间,竟被司机私自携带的野生动物狐獴咬伤。目前警方已介入并完成笔录工作,车主表示愿意承担医药费及误工费用。
然而,此事远非“赔偿”就能了结。
正如微言网所指出,城市中家养犬只出门尚需依规牵绳,受《城市管理条例》约束,更何况一只本不应出现在私人运输环境中的野生狐獴?该动物不仅可能携带病毒、存在攻击隐患,更涉及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车主擅自运输、容留并致使野生动物伤人的行为,绝不能止步于民事赔偿。
从法律层面看,该事件至少涉及两个维度:其一,乘客因乘坐车辆受伤,车主作为服务提供方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承担相应侵权责任;其二,若该狐獴属于保护动物,或其来源、运输不符合《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则车主还可能涉嫌行政违法甚至刑事责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事件并非普通的意外伤害。野生动物不具备家养动物那样的可控性,其攻击行为往往突发且后果难料。仅以“愿意赔偿”试图平息事件,既是对公共安全的漠视,也是对法律责任的逃避。
我们呼吁有关部门——不仅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还应包括林业草原、野生动物保护及公安执法单位——及时介入调查:该狐獴来源是否合法?车主是否具备饲养和运输资质?其行为是否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若查实违法,必须依法追究责任,以儆效尤。
赔偿是必要的救济,但不是事件处理的终点。城市安全与野生动物保护都需要严格的法律执行和监管落实。只有让违法者付出相应代价,才能杜绝下一个“车厢里的狐獴”,真正守护好公众的安全与信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