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926|回复: 0

长津湖战役内情:杨根思和冰雕连为何至死不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9 17: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根思和冰雕连究竟为什么打到死也不撤退?要知道,他们本有机会活下来。

是上级命令他们必须战死吗?显然不是。我军作战虽然不怕死,但从来都反对没有意义的牺牲,形势不利条件下,一般都允许阵地上的官兵们撤退。

就在杨根思、冰雕连他们的部队,也就是三野,一年多以前在淮海战场,宋时轮指挥10纵打徐东阻击战,面对徐州国民党军不计代价的猛攻,达成阻击目的后,也及时撤退了,没有留在阵地当敌人的活靶子。

那么,为什么同样的部队、同样的指挥官(长津湖系列战役,志愿军指挥官就是原10纵司令宋时轮,时任九兵团司令员),杨根思、冰雕连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呢?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杨根思和冰雕连牺牲的具体位置。

一、杨根思牺牲在哪里

杨根思其实是一个脑子很活、善打巧仗的战斗英雄。

杨根思是江苏泰兴人,生于1922年,原名羊庚玺。参加新四军时,登记人员听错了,误记为杨根思,后来就因误就误,用了杨根思这个名字。

杨根思对爆破极感兴趣,自己投弹准,也善于躲避敌人的炸弹。1944年就被所在团表彰为“战斗模范”,可见其聪明。

1946年6月新四军一部攻打泰安城,杨根思展现了惊人的爆破天赋。

A8F10DF90C7C76A964E840AC83FD97638CF959BF_size42_w600_h527.jpeg

部队攻入城内后,在一座天主教堂前被敌人火力点阻挡。炸药包送不到教堂边,扔手榴弹也太远,炸不到教堂。杨根思冒着生命危险,冲到教堂四五十米开外的地方,连扔18颗手榴弹,炸开了教堂门。

打进去之后仍然无法干掉敌人火力点,杨根思冲得太快,面部被炸伤,脸上蒙了上纱布,挡住了眼睛。连长给他说了说敌火力点的大致方位,杨根思在目不见物的情况下连扔两颗手榴弹,奇迹般地全部命中,消灭了敌火力点。此战结束后,杨根思被所在团表彰为“战斗英雄”。

此后,他又创造过三颗手榴弹炸掉敌碉堡、连续两个炸药包炸掉敌两个碉堡的的神迹,先后被表彰为“爆破大王”“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

可以说,不仅战功累累,还是个极善动脑子、有效歼敌而避免自身伤亡的聪明人。

入朝作战前夕,杨根思已升任副连长,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1950年10月1日还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典礼。

很难想象,这样一位英雄、机智的连长,在朝鲜为什么打出拼消耗、拼伤亡的刻板战斗。

我们回顾一下杨根思牺牲大致经过。

杨根思入朝后,任志愿军第九兵团二十军58师172团3连连长。与《长津湖》中的伍千里一个级别。

所谓的长津湖战役,在志愿军战史中叫做第二次战役。杨根思率三连于1950年11月26日抵达预定位置:朝鲜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镇。

杨根思善于动脑子的作风,在这次行军中又得到充分展现。当时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30多度,许多部队行军中出现不少冻伤减员。杨根思发动战士们想办法,用各种方式御寒,如用毛巾捂住大盖帽,用玉米壳做鞋垫或包脚等。他还动员大家用雪擦脸擦手,进行山地进攻训练,休息时大家围拢着互相取暖。

全连169人顶风冒雪,强行军4天4夜,准时到达长津湖南侧的下碣隅里,创造了无一非战斗减员的奇迹。也就是说,没有饿死、冻死、掉队、负伤等情况发生。在零下三十度的极寒天气,衣着单薄的三连能创下如此奇迹,杨根思不简单。

但接下来的战斗,残酷程度超出了杨根思的想象。

营首长给三连明确了任务,要求其守住1071高地东南侧的一个小高岭。

杨根思便将手下三个排分散配置到小高岭的三片阵地上,杨根思率第三排守卫最前沿、也是海拔最低的阵地。

三天后,也就是11月29日,美军果然向下碣隅里扑了过来。杨根思所在阵地,火力正好能控制住山下唯一一条公路。

美军一到山下,为顺利通过这条公路,便组织一个营的兵力,向志愿军控制的制高点1071高地发动进攻,杨根思所在的三排阵地首当其冲。

经过极其惨烈的冲锋与反冲锋,美军在第八次冲锋、付出百余人伤亡的惨重代价后,继续进行第九次冲锋。

三排仅剩两人,一个是杨根思,另一个是重机枪排排长。当时所有子弹都已打光,只剩一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

杨根思命令排长抱起重机枪跑回营部,自己独力迎战美军。他扔出最后手榴弹后,抱起炸药包冲进敌群,与几名美军同归于尽。

E01C997252472E1E499EB78741134839D9485968_size25_w581_h380.jpeg

二、围歼战术

有人不免会问,志愿军一个排显然抵挡不住美军一个营兵力,何况敌人火力很强大,还有坦克助阵。那为什么还要坚持打到最后一个人呢?这显然不是杨根思的作战风格。

从战术角度,这个问题确实无法解答。

答案就在于杨根思所在的地理位置:下碣隅里。

下碣隅里在长津湖的南面,是长津湖地区往南走的唯一通路。

当然,严格来说,长津湖地区虽是山区,野路、土路却也很多,老百姓有很多山僻小路可以走。但美军部队车辆多、装备多,只能走公路,下碣隅里的公路,就是他们唯一的生命线。

上级给杨根思连下达死命令,要求必须守住1071高地一线阵地,就是要彻底封住美军在长津湖地区的部队。

因为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给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下的命令就是,把美军在长津湖的部队全部围歼!

C561CED39FB955E8ECFD0C85C99FCA481C1CD943_size56_w640_h823.jpeg

围歼战斗有两大要义:

第一,兵力数倍于敌,确保能围住敌人。

第二,卡住交通要道,使敌人无路可逃。

杨根思的三连,就是在这片冷到石头都能冻裂的山地,卡住敌人南撤的通道。

所以你说杨根思能退吗?不能退,有死而已,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守住阵地,为北面大部队围歼美军提供坚强的屏障。

处在包围圈中的,是美军陆战第1师全部兵力,和第7师部分兵力。

总兵力多达3万多人,其中陆战1师就多达2.5万人,与志愿军一个军兵力相当,但其火力远远超出志愿军十倍以上。(以上兵力数据来自《抗美援朝战争史》,军事科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

九兵团兵力约15万人,敌我兵力对比1:5。我们在力量上并不占绝对优势。这个兵力对比,即使是当年打国民党军,华野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等大战,兵力对比一般都力求达到敌我1:5甚至更多。美军战斗力又岂是国民党可比?所以1:5很勉强。

那么九兵团哪来的胆气呢?其实也不全是胆气,战前有一定误判。之前判断美军进入长津湖地区只有1万多人,我军拥有10倍以上的绝对优势,但一打起来才发现,不止这么多。

五倍优势打起来确实有点吃力,但宋时轮发现,幸亏打的是围歼战术,否则更吃亏。

这是怎么说呢?

围歼战术的好处太大了。

第一,隔绝敌人两个师互相支援,美军一下子就慌了,尤其是北极熊团,还没怎么打就乱了,团长混战中稀里糊涂地被击毙,不像《长津湖》电影中演绎的那样打到最后才干掉团长。两个营长负伤后直接坐直升机跑了,直接导致该团士气崩溃,失去有效组织,结果被我军全歼。这就是隔绝的好处。

第二,限制敌人机械化部队移动速度。只要美军一慢下来,我们就能追过去打,他们的坦克和装甲车就是废铁一堆。美军从南面派过来一支特遣队来救援,结果陷入重围,战车、坦克几乎被全部炸毁。

53784EE05F7E6B0F272F3A9DD8C9677D9548812A_size45_w640_h499.jpeg

在这种战术思想指导下,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杨根思和第三排壮烈牺牲巨大意义。

冰雕连的牺牲,性质与杨根思大差不差。只是看起来更悲壮。

冰雕连是指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2营6连。该连也在下碣隅里附近阻击美军。当时2营全部兵力都担负阻击,打得英勇顽强,将美军救援部队击退。而在侧翼的6连阵地一直没有开枪阻击。后来,当接防部队上来时发现,全连125名官兵已全部冻死在高地上,他们一个个身着单薄的军装,持枪俯卧在战壕里,保持着战斗姿势,怒目注视前方,随时准备冲锋。

他们化成一群冰雕,冰雪在他们的脸上凝结成了洁白的寒霜,每个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挂着密集细小而又坚硬的冰凌。

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在向毛泽东主席报告战况的电报中写道:战斗打响后,该连无一人站起,到打扫战场时发现,全连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细查尸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

整个长津湖战役,美军被分割包围在四个地区,彼此无法呼应,虽然最后大部分冲出包围圈,但付出了死伤1.3万余人的代价,第31团被全歼。

陆战一师这个美军绝对王牌遭到重创,兵力损失近半,可以说伤了元气。这个陆战1师在欧洲战场面对火力同样凶猛的德军都没有这么大伤亡,面对只有轻武器的纯步兵,却付出如此大的伤亡。不得不说,这是志愿军先进的步兵战术思想带来的,而杨根思、冰雕连等气壮山河的英勇事迹,正是天才般战术的范例。

三、美军一直学不会的战术

围歼思想是我军在长期战争中探索出来的克敌法宝。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不要说彭德怀、宋时轮他们懂,就算是军、师级的指挥员,也都懂得这种战法的妙用,所以长津湖战役,我军的战术思想执行的很到位。

反观美军,对围歼战术一直没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

当初朝鲜人民军独力与南韩作战时,一路狂胜,打到釜山地区,把南韩和美国人压缩到釜山环形地带。那时美军就已经具备了迂回穿插的条件。

当时朝鲜人民军打到釜山的兵力只有10万多人,美军、李承晚部队以及英、澳等国军队,在仁川登陆前已经扩大到14.5万人。

总兵力已经比朝鲜人民军多了。以美军的立体行动能力,完全可以跳出釜山环形防御圈,对朝鲜人民军进行反突击、反穿插,把当面的朝鲜人民军分割吃掉。但美军没有这么干,一直守。

就算再不济,守总没问题吧?

也不行。美军搞不清朝鲜人民军到底有多少人,还以为是起初估计的总兵力20万人,其实朝鲜人民军陆军只有13万到14万左右,其余都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海空军和警察。

美军一直采取消极的抵抗,结果就出现了朝鲜人民军一路摁着美韩联军打的奇怪场面,朝鲜人民军甚至还重创了一个美军师,俘虏了一个美军师长,这个神迹,后来志愿军都没做到。不是说朝鲜人民军有多能打,美军起初实在太乌龟了,自缚手脚。

5541E9B6737FF64912A844F720535F6B99283DC8_size34_w640_h467.jpeg

终于等到美军大批军队都到了朝鲜半岛,美国朝野才定下具有进取意义的战略,仁川登陆。

这么做也算高明,这是一种范围更大的战略性穿插,直接从仁川登陆,切断朝鲜人民军的后路。

但是从战术角度看,美军确实有些舍近求远了。为何如此说?

朝鲜人民军主力面对数量众多的联合国军,居然还拥有高度的运动能力,一部分主力立即后撤,撤往北方,一部分撤不走的,就地转入游击状态。

没错,觉得眼熟的朋友们,你肯定想到了我军的战法,朝鲜人民军就是学得就是中共军队,毕竟人民军中有整整5万部队从解放军中转隶过来,解放军的打法他们才熟悉了。

美军之前没有紧紧咬住朝鲜人民军,现在只能眼睁睁看着人民军调头撤退,赶紧追上打吧,速度倒也挺快,击溃了不少人民军,但没有创造任何一次完整全歼的战例,失去了在釜山直接就地歼灭人民军的大好机会。

与此同时,仁川登陆后的美军也打得不顺。战略上包抄没问题,但你既然是包抄,第一时间要切断对手的退路。

美军也去切断,但进攻方向错了。

美军没有去占领朝鲜防守比较空虚的交通要道,而是直接选择进攻朝鲜第一大城市汉城。

朝鲜人民军有重兵在那里防守,美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下汉城,勉强控制了汉城通往北方的道路。但就在美军攻城期间,朝鲜人民军已经有很大一部分越过汉城,撤往北部山区了。

即使是这个成功了一半的仁川登陆,美军内部也是吵翻了天。麦克阿瑟的包抄思路得不到其他人认可,吵了很久才通过决议。

可以想见,美军自始至终,都对迂回、包抄、围歼这一套洗剪吹没有系统性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实力不够不打硬仗的层面,对装备、火力过于依赖,战术思想远远落后于志愿军。

所以,美军进入长津湖地区时,压根就没侦察明白对面有多少志愿军,也不屑于去侦察,他们认为,以中共军队落后的装备,根本无法对美军构成威胁。

骄狂的麦克阿瑟甚至认为,中共军队只要敢来,就会面临被屠杀的命运。

结果被事实一再打脸。先被九兵团雄厚的实力吓了一跳,又被志愿军高超的围歼战术吓了一惊,一下子乱了阵脚。

四、九兵团的遗憾

不过长津湖战役也有遗憾,九兵团以五敌一,并没有实现全歼陆战第1师的既定计划。

看起来是不是挺没面子,我们一个兵团12个师,居然吞不下美军1个师?

说到这里,我们还有普及一下美军编制实力的常识。

美军陆军一个集团军,虽然也叫军,但实际上远比志愿军一个军人数多。美军在朝主力第八集团军,共有约9.2万人,比九兵团总兵力少几万人,大概可以说,美军一个集团军相当于我们一个次等兵团(三个军的兵团)。

师级战斗单位,因为包括了大量辎重部队、后勤部队以及各种机械化作战要素,兵力达到2.5-3万人。

这个规模,和志愿军一个军差不多。

宋时轮九兵团其实是用四个轻步兵军打一个机械化军。

从装备火力上看,我们一个兵团有可能只和美军陆战第1师持平,这一点也不夸张。

所以,长津湖战役打起来之后,我们虽然把美军切割成四块,却无法迅速消灭掉,原因就是火力严重不对等。

很多人吐槽《长津湖》拍的不真实,尤其是人海战术太假,言必称志愿军应该用三三制战术,说散兵线不能太密集。

吐槽这个的,其实大多数都不懂解放军的步兵战术,听别人说起一次三三制,就到处套用这样的公式。

其实步兵战术何止三三制,步兵攻击队形有很多异于三三制的样式,至于还有什么,怕泄露我军秘密,不能说。

只讲一种最简单的,电影中出现过的。我请教过一些退伍士兵,也查阅过一些公开的资料,步兵战斗队形有一种类似于斜线的进攻队形。

说直白一点,就是一字排开冲锋。只不过队首和队尾前后位置不一样。

一字排开,估计是为了增加单位冲击面的火力密度,冲破敌人的火力线。

在朝鲜战争这么悬殊的火力对比下,我军完全有可能采用一字冲锋战术,并且把这种战斗队形稍微拉得密集一些,以增加火力密度。没办法,不得已而为之,谁让我们的枪炮太落后呢。

《长津湖》里我军冲锋队形虽然稍显密集,但也不是完全不合理,我们观影后不要人云亦云。毕竟电影是一种艺术,在现实基础上稍微夸张一些,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就要说一说冻死冻伤的问题。

九兵团一度不愿意提起长津湖战役,原因是伤亡太多。

根据志愿军战史官方公开数字,九兵团伤亡失踪为21300人,非战斗减员28954人,总计约50254人,占兵团总数的三分之一。

其中非战斗减员,基本上全是冻死冻伤。

20军向兵团部报告,战斗人员冻伤达40%,数字触目惊心。

所谓的冰雕连也不止一个,据兵团的说法,共有4个连队基本上全部冻死。

53F17556C83774F0B95E416B7CC9EA5262F9E77D_size31_w640_h344.jpeg

比如27军80师240团5连,在新兴里围攻美军,美军濒临灭亡,疯狂地连续炮火压制,打光了就让飞机空投,一直打,火力太过凶狠,我5连进攻时被压制在阵地前沿,最后全部以战斗队形冻死。

严酷的寒冷让九兵团战斗力急剧下降,后来有许多九兵团军、师级指挥员说,就算装备和美军有差距,如果他们当时能有国内作战时的后勤保障条件,吃掉美军陆战1师也不在话下。

总而言之,英雄的志愿军,在装备、后勤、火力、通讯、海空军支持等全面处于劣势的条件下,战胜武装到牙齿的美军,靠的就是我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高超的战略战术。

杨根思烈士永垂不朽!

牺牲在冰天雪地的志愿军将士永垂不朽!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