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013|回复: 0

马拉多纳走了 他遗留的“中国之问”却迟迟无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6 16: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6日,一代“球王”马拉多纳猝然离世。马拉多纳被视为阿根廷足球的一面旗帜,曾引领全球足球热潮。他生前曾多次造访中国,并认为“如果世界杯没有中国,将是巨大的遗憾!”老马离世,在带给球迷无尽悲伤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思考。伴随几代人的苦苦追寻,中国足球何时才能真正走向世界,依旧没有明确的答案。

本文作者认为,中国的足球改革早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足球本身,其溢出效应巨大。中国足球改革启动之时,即具有国家主义的重要特征。在具体策略上,曾经的足球改革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足球发展的具体实践。而足球崛起的最核心内容是足球技术,如果忽略“技术核心论”,其他改革举措难以真正奏效。在技术之外,中国足球还无形中承担着体育强国的象征作用,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如果没有足球的强大,就没有体育强国的真正建成。作者认为,从来没有最先进和最落后的技战术,而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技战术;在向世界先进学习的同时,中国足球不能忽略本土发展规律。此外,推动足球改革的理性批评和监管评估,以及推动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的长足进步,也是中国足球崛起的必由之路。

理性批判与价值重构

中国足球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马拉多纳的中国之问

北京时间11月26日,阿根廷球王马拉多纳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逝世,享年60岁。留给我们无尽的遗憾。生前,马拉多纳曾多次造访中国,他还曾经被邀请来中国踢球。1996年7月25日,阿根廷豪门博卡青年来到北京,和国安在工体进行了一场热身赛,球王马拉多纳作为球队队长登场,吸引数万名球迷现场观战,最终贝隆梅开二度,曹限东为国安打进一球,博卡2-1取得胜利。

马拉多纳第二次来到中国,已经是2003年11月的事情,已经退役6年的老马登上万里长城,并且振臂高呼,喜悦之情是溢于言表。他说:“原来我也过了一把好汉瘾。”

2008年8月,马拉多纳第3次到访中国,当时他以阿根廷国奥队顾问身份到来,并且见证了梅西、迪马利亚带领阿根廷卫冕奥运会男足金牌的历史性时刻。

2010年,马拉多纳第四次来到中国。当时,他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签约,在慈善活动中,他捐赠了个人物品以及参加了两场公益比赛,并且所得收益全部用于慈善事业。马拉多纳也对中国足球表达了祝福:“在足球领域,中国是沉睡的雄狮,我相信有一天中国足球必然会腾飞。”

2017年,马拉多纳接受阿根廷媒体采访时,曾专门谈到了中国足球,对于中国队长期无缘世界杯赛场,马拉多纳认为是遗憾:“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球迷,我们一直期待中国队能够挖掘出世界一流水平的球员。如果世界杯没有中国队,那是巨大的遗憾!”

039E33A48A3E50DC363F338631ABDAECD400EDE8_size40_w408_h561.jpeg

不过马拉多纳坚信中国足球未来一定能够崛起,“中国具有众多的人口,我相信中国队未来一定不会在世界杯上大放异彩!”马拉多纳对中国足球的期许之后,是中国足球人多年的辛勤努力。在马拉多纳远去之时,我们更需要对中国足球的“马拉多纳之问”进行深刻反思。

▍寻根:中国足球路在何方?

寻历史足迹,1951年,由各大区和解放军等组队参加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性足球比赛在天津举行;1952年, 中央体训班成立, 就是所谓的“国家队”;1955年, 中国足协成立, 标志着中国足球官方机构的建立。

从1955年中国足协成立, 到2015年足协正式与体制脱钩, 历经60个年头, 中国足球几经沉浮, 偶有亮点, 但大多时候都是负面典型, 近年来, 各级国字号兵败更是常态, 13亿人怎么挑不出11个会踢球的?国民不断地发出诘问。

追朔中国足球前几次改革, 其未产生预期效果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马克思实践批判理论中所谓的“实践”, 即强调“过程化”, 这种“过程化”不再是站在事物过程之外的某种价值评判, 而是事物自身发展过程。至今, 中国足球依然前途漫漫。

纵观德国足球, 也经历过漫长而艰难的成长历程, 其成功的背后既有德国足球所独具的技战术风格、多样性的社会支持、政府的资助与管理, 也体现着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制度、人才、媒体等多种因素交互的影响,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 德国足球顺利走出了沉沦与低迷的泥潭, 最终实现了崛起。

德国足球甲级联赛运营成功的关键是创新的经济模式和理性的社会改革、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商业哲学助推、政府的高度支持和职能机构履职、青训体系标准化和校园足球。

在这一历史拐点上, 中国足球掀起了空前绝后的体制转轨和机制革新。中央把振兴足球作为发展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提上日程。2015年3月16日,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 中国足球迎来了空前绝后的机遇和挑战。

俨然, 中国足球改革已经超越了历史, 超出了“足球”层面的深层意义, 其溢出效应以“超体育”的形式扎根于中华大地土壤中, 又一次掀起国人对足球狂热追求的画面, 再次寄予了深深的厚望。中国足球改革绝非简单意义上一项体育工程, 而一项国家战略层面的系统工程, 并以此作为政府部门抉择、确定足球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政策方案。

然而, 在政策工具的选择配置中任何看似合理的公共政策并非呈现为理性, 这突出表现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执行走样或无力, 以及政策自身所衍生的问题, 致使政策陷入“政策悖论”之中。2016年中国足球12强赛, 连续折乾叙利亚和乌兹别克斯坦, 仍然接连败北。此役失败后, 几乎让所有中国人失去信心和耐心,中国足球梦遥遥无期。

▍思辨:如何看待中国足球改革?

(一)中国足球改革的国家主义色彩

回顾中国体育走过的征程,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赶超, 即在西方主流社会设定的体育框架内, 在西方擅长的运动项目中, 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国家。于是乎, 中国人看到同为东亚国家的韩日足球腾飞, 感受更深刻的不是足球技战术思想的先进性, 反倒是国家认同的统一性。这一论断带有明显的“国家主义”政治色彩, 带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球, 具有展示国家形象的功能, 恰恰具备了“国家主义”的体征, 并被赋予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成为了“为国争光”的政治工具, 是一种国家意识的延伸。“国家主义”主张运用国家名义之下的“举国体制”扶植中国足球的发展, 并从经济支持、制度保障、政策偏向和全员参与来体现“国家权威”。中国足球改革是一项国家战略工程, 承载着国民的热切期盼和政治诉求。“举国体制”作为一个历史性概念, 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体制的缩影。 作为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建设的足球运动倒是更接近于“举国体制”的要素禀赋特征。

中国足球改革并非一种随意的实验, 而是一种带有战略乃至战争寓意的攻坚战, 因受到国家意志和国民需要的双重压力, 改革必须保证获得全面性成功。但是, 中国足球改革并非体育意义上的简单变革, 它以超体育的形式植根于社会发展中, 看似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 但已上升到国务院直接组织策划并实施。中国足球改革并未完全避开国家体育总局, 而仅仅是在体育总局之上设立了一种相对独立的决策机制, 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强调国家意志, 展示国家强力化的决心。

(二)中国足球改革的“唯意志论”之辩

对足球发展规律和中国基本情况认识不够, 执着于他国模式, 急于求成, 片面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 而漠视足球发展的内生动力, 忽略足球的教育价值、文化建设和足球人才等, 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中国尽管一直拥有数量庞大、态度虔诚的足球看客, 但是多数中国人近乎虚妄地要求中国人一定要在足球的领域具有主导地位, 如此之镜像, 显然未考虑中国文化和足球文化不匹配的问题。倘若中国非要实现足球强国的目标, 往往寄托于主观意志的神秘力量之中, 导致足球发展脱离现实, 将理论上可能成立的条件视为现实中存在的必然。中国足球改革过分强调主体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 而忽略足球规律的发展, 失去东方传统文化的理性选择;过分强调足球改革的意义, 实质上仍然存在唯意志论倾向。

(三)中国足球改革是“纸上谈兵”吗?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足球先后延续了英国足球、匈牙利足球和多元化足球发展历程。历届国家队先后效仿德国、巴西、法国等足球模式, 期间不断聘请国外教练执教国足, 除了2002年韩日世界杯进入决赛, 其它战绩平平, 始终未能冲出亚洲, 何而世界?

中西方文化思维模式、价值认知、道德观念等判若两重天。西方人重契约、重理智、重竞争, 主张用制度、法制和规范来约束, 而东方人注重人伦、重人情、重中庸, 主张用伦理、道德和礼节来规约, 此谓两个行为主体间质的差异。而足球运动强调外显性、竞争性、拼杀性、彪悍性和集体性, 企图超脱自然、征服自然之西方体育精神要义。从足球运动的内生规律和文化源质, 架构了东西方体育文化的鸿沟, 影响了中国足球的梦想。

固然, 中国足球不加思索的膜拜、效仿、重演它国模式, 不去深入反思中国之国情、体制之差别、文化之域异和道路之曲折等;而过分强调国家意志之坚定、国民信心之爆膨, 不去洞穿隐藏在计划经济体制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不去冷静分析他乡足球本土化的非合理因子。简言之“漠视别人的成就, 淡化自己的曲折”。理性主义的缺失导致中国足球长期沦落为一种摆设, 其文化玩偶地位在短时间内难以逆转。

▍思路:如何看待中国足球的未来?

(一)明确足球“技术核心论”

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体育强国, 没有高度发展的足球运动水平作为支撑是不可能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 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规划、进程受国家财力、物力、技术、管理经验等诸多因素制约, 而不能寄予国家意志下的主观改革和精神契约。唯意志论思想片面强调意志的重要性, 忽视足球的内在规律和文化建设需要的支撑条件。

任何事物发展都是一个螺旋上升过程, 发展是自身的发展, 是转化为自己的他物过程。美国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王晋教授认为:“中国在高水平比赛中总是无法有效进球, 这看似一个简单问题, 从运动技能学角度来看实际上是训练造成的, 提高训练水平的关键, 是要认清足球项目的特点。”

矛盾的对立双方的交互作用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足球本身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足球文化的独特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抵牾被认为足球运动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违背了其自然生长的文化基因, 出现了足球技术异化趋势, 呈现明显的运动基因传承的无序化、空洞化和漏斗化现象。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根本矛盾和内在规律。遵循足球项目规律, 是保证中国足球向上、向前发展的首要前提。深究足球问题自然要返归到中国足球本业问题上, 中国足球主要就是落后在技术上, 认清楚这个问题, 是中国足球进步的思想基础。因此, 确立足球“技术核心论”的理念, 重视技术内生规律, 紧抓球艺优质期, 注重专项化和系统化训练, 抓好内生型技术发展路线。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的出炉, 标志着中国足球已进入全新发展期和快速推进期。中国足球发展是一种自然规律的递进发展, 是足球自身与中国国情契合的结果, 而不是主观臆断思维的实践。鉴于此, 中国足球发展决不能重蹈覆辙, 也不能陷入“行政手段万能论”的误区, 立足国情, 尊重足球发展规律, 以“运动技术”为核心, 回归本源并重构其价值, 深化体制改革,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运用“底线思维”和“批判思维”加以检验, 自然渐进式发展。

(二)重构足球和体育的价值

体育纵然承载着“救国存亡工具、政治外交手段、国家形象塑造、国民体质提升、产业经济复苏”的价值功能。价值重构不是“破坏”或“消解”, 而是“理性选择”以致“适应当下”, 对于不合时宜的价值判断进行“理性批判”和“实践检验”, 为更好地建构契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足球价值观提供依据。

“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 标志着国家层面进入全民进入小康社会、社会层面进入和谐常态发展、个人层面进入人的全面发展期。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相继出台,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国体育必然掀起历史性变革, 以“足球”为试验田和排头兵, 并以“超文化、超体育、超当下”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担当赋予了足球更为广深的角色。

中国足球项目的价值目标是指导中国足球发展方向的基本依据。因此, “理性选择”、“适应当下”和“价值重构”是中国足球价值目标本土化、中国化的方法选择和路径依赖。

中国足球价值重构应以“以人为本, 多元价值”为指导, 从国家层面来说, 巩固大国地位、提升国家形象、助力健康中国、推进强国体育;从社会层面来说, 促进社会和谐、惠及全民健身、回归学校体育、传承体育文化;从个人层面来说, 促进国民健康、加强道德修养、塑造个体精神、回归体育本源。

中国足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思想为指导、以经济为基础、以制度为保障、以文化为导向、以教育为本源, 共同推进中国足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足球梦”。

(三)中国足球的本土化发展道路

足球属于世界第一运动, 她从来都不存在最先进的技战术, 也不存在最落后的技战术, 而只存在最适合自己的技战术体系。不同的国家有着特定的经济、人文环境, 不同的民族有着迥异的文化心理、感情定向, 这就使得足球运动在各国“本土化”的进程中, 逐渐形成其本国风格和特点。正所谓西方足球的演绎就令人赏心悦目, 中国足球的发展就令人捶胸顿足, 即为中国与西方足球的“根”扎下的土壤是不一样的。

中国特色足球是足球项目的内在规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历史的选择、国情的选择和市场的选择。中国足球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于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中国足球发展是一个基于足球规律、融入民族传统、反映时代要求和强调实践过程的道路化范式。

中国足球的民族特色就是足球发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 用我们最熟悉的思维和风格反映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用我们的思想底蕴和精神营养锤炼自己的信念和特色, 从而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气派和风格。

中国足球的实践特色就是从实践中产生, 在实践中发展, 由实践来检验, 并在实践中获得制度创新和理论突破。足球发展如果违背了内生发展机制, 就会偏离体育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价值要求;离开了实践, 也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中国特色足球道路又是时代的产物, 它解决中国足球发展问题的同时, 也顺应着时代潮流, 体现着时代发展的主题和精神, 从而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足球又体现着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借鉴国外足球发展模式, 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中国足球之路是足球中国化的产物, 是一条特色之路, 但绝不是孤立之路, 是适应当下、顺应国际形式的历史选择, 同时, 是对时代主题和世界潮流的积极回应。

中国特色足球又体现在“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归教育”的多元价值功能。中国足球应打“持久战”, 发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中国足球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目标、立足现实、崇尚行动、讲求实效, 就要以职业足球为典范, 以社会足球为基础, 以校园足球为根本, 顶层设计、统筹规划, 创新驱动、分步实施, 放管结合、监管评估, 切实加强理论创新与实践落地, 强化解决中国足球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而形成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足球之路, 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并着力打造足球中国品牌, 丰富足球文化内涵。

▍举措:中国足球改革的具体方向

(一)足球改革的顶层设计

体育强国战略实现的根本保障离不开中国体育独具特色的体制性优势之举国体制。从我国国情及足球发展规律看, 足球改革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故在足球改革发展过程中, 理应充分发挥当下“举国体制”的优势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 亦需发挥市场与社会的联动性作用。中国足球问题涉及中国社会改革领域的诸多公共政策环境, 正如论坛专家所提到的, 足球是地方品牌结合宗教、经济和文化三位一体的设计, 仅仅改写足球的运作程序还无法真正改革足球, 法律保障、文化观念和各种管理体制等深深阻碍了足球改革之路。

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入手, 创设足球改革发展的适宜环境, 并重视后续政策的及时跟进, 尤其是细化落实土地、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 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和个人力量, 同时出台相应的足球改革发展管制政策, 并推动足球近期、中期和远期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中国足球改革要以中国国情为出发点, 遵循足球发展规律,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先导,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扫清足球政策障碍, 完善足球体制机制, 健全足球政策法规体系, 整合现有足球资源, 培育多元市场主体,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营造重视足球、支持足球、参与足球的社会氛围, 激发群众参与足球热情, 发挥中国体育独具特色的体制优势, 调整中国足球发展战略, 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现代足球制度。

(二)足球改革的理性批判和监管评估

中国足球改革是一项足球技术实践活动的本土化过程, 即以适应原生态足球和创造中国式足球的实践过程, 是当下中国足球的特殊实践理性。中国足球改革是一种追求合理性和有效性的中国智慧, 是一种实践理性和技术精神的融合。从足球技术上看, 是价值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 即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理性批判绝不是要否定改革, 也不是要否弃他国足球技术理性的全部, 而是要否弃违背足球发展规律的践行, 否弃足球本土化中不合理部分, 克服工具理性在足球领域的僭越, 充分发扬足球领域的价值理性。

鉴于中国足球改革理应从“行动合理性”的概念转变为“系统合理性”的概念。中国足球症结不在于从工具合理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指导行动, 错误的不是工具合理性行动本身, 而是国人老是只考虑手段、效率、成功, 而不考虑足球多元价值。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指出:中国足球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 管理体制机制落后, 社会基础薄弱, 人才匮乏, 监管缺失, 行业风气和竞赛秩序混乱, 结果只能是中国足球停滞不前、运动成绩持续下滑。因此, 中国足球应当建立专业高效、法制健全、民主开放、运转灵活和保障有力的体制机制, 清理和废除不符合改革要求的法规和制度;加强中国足球监管机制, 建立评价与监测机制;加强足球行业管理机制, 树立典型示范奖惩机制, 推进责任追究机制, 实施分级监管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

(三)推动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发展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和普及发展社会足球。”从政策上引导对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大环境的构建, 同时反映了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在我国足球改革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位置。

足球项目的发展, 最为核心的是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教育部长提出,“校园足球就是给中国足球提高竞技水平, 开辟了一条人才成长的新通道, ”并提出了发展校园足球的具体措施, 做大分母抓普及, 让更多人参与足球, 做精分子抓竞赛, 靠比赛“赛”出足球精英, 抓短板、强交流、立标准、严培训, 全力推进校园足球发展, 通过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 夯实足球人才根基, 推进校园足球普及, 健全和完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 推动学校足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 发掘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足球后备人才。

推动足球运动普及工作, 拓宽足球发展路径, 加快发展社会足球, 鼓励组建或联合组建足球队, 建立社会、企业、乡村足球联赛制度, 丰富基层社会足球活动, 共同推进社会足球发展。坚持社会足球和校园足球联动发展, 拓宽足球人才培养渠道, 扩大校园和社会足球人口, 提高足球技术水平, 为职业足球发展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和人才基础。中国足球应立足国情、统筹规划, 走出一条集职业、社会和校园足球于一体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的足球道路。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