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8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手市场,一手法治”应是城市标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9 08:41: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深圳市成为全国首个标准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总结经验,不断深化标准化改革,更大力度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城市治理提供“中国样本”。

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深圳做出了自己的探索,这个高标杆的“深圳标准”,提供了哪些经验,又有哪些是可以复制的?

“深圳经验”,一直是个内涵丰富的命题。比如深圳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就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深圳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这个城市有句著名的口号:来了就是深圳人。即便到现在,深圳的落户门槛在国内大城市中也是比较宽松的。

人员的自由流动带来了资金、技术、财富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得深圳获得了可持续的发展动力。至于深圳的改革精神,更是一个标杆,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大将袁庚的“蛇口模式”,就创造了几十项全国第一,此后,深圳的改革步伐从未停歇,始终承担着改革排头兵和探路者的角色。

不过,要说“深圳经验”的核心和基石,应当归功于市场和法治。正如深圳前副市长唐杰2019年4月20日在“大湾区与深圳的未来高峰论坛”上的演讲中所说,市场是主导,企业是主体,法治是基础(市场经济就是合约经济),政府是保障。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保障,保障合约的履行,政府推动建设发达的法治环境。

深圳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其实就是市场力量不断生长,行政权力不断归位的过程。深圳走的是“小政府、大市场”模式,政府较少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对此,有人曾形象地描述:深圳的干部既是空气,又是氧气,没事的时候无声无息,需要的时候无所不在。深圳法治建设,同样领先于全国,是率先确立建设“一流法治城市”目标的城市。

显然,“深圳经验”对于中国城市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启发价值。

市场和法治是城市发展的双引擎,一个城市越尊重市场规律,权力与市场的关系越健康,市场就越开放、越有活力。眼下,创新成为时代热词,正所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按市场规律办事,政府以无为而有为,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潜力,其实是对创新的最好支持。就此而言,华为、腾讯、大疆等高科技企业都出现在深圳,绝非偶然。

法治,则是市场健康运行的支撑。市场经济说到底是法治经济。用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政府,使行政权力运行于阳光下,用严格执法维护公平交易秩序,才能实现“良法善治”,释放源源不断的制度红利。有法治,才有市场公平竞争可言,才能凝聚社会共识,为改革保驾护航。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大多数城市,早期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成本优势,随着经济发展进入稳定期,这样的优势已被逐渐削弱。

眼下,许多城市愈来愈重视营商环境建设。而市场化、法治化,正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方向。政府只要学会与市场保持距离,承担好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打造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就不难破解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

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凡是坚持市场化和法治方向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都获得了长足的成长,始终保持着出色的城市竞争力,如杭州,上海等。

未来,城市发展要想实现“第二次飞跃”,唯有从市场化和法治化着眼,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这应是城市的标配。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