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1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飞夺泸定桥能成功 双方火力不对称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6 09:18: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题:飞夺泸定桥之能够成功,双方火力严重不对称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红军22勇士飞夺泸定桥,是近年来被仇共的大V以及众多有同样情结的网民极力否定的一个焦点。即使正直的网民,稍有头脑善于思考者,也屡屡发出疑问,几使我军历史这一壮丽的片段陷入尴尬。

这也难怪,你看看那些从小学就看了无数遍的文字:“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 “22位勇士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你再看看那些越拍越惊险的电影画面:守桥敌军的轻重机枪一挺接着一挺狂吐着火舌,纷飞的枪弹打得铁索火花四溅,夺桥的勇士冒着敌人的弹雨一边攀爬一边用斯登式和M3奋勇还击……

上图是某部关于飞夺泸定桥的剧照,请看守军的火力,轻、重机枪、斯登式冲锋枪应有尽有。

在初始的震憾过后,冷静下来,任谁都难免不产生这样的疑惑:如此炽盛的火力封锁,就是一百多米的开阔地,想通过也是难的,何况悬空的一百多米光溜溜的铁索,想快又快不起来,想规避又规避不了,敌人只需用一挺机枪打几个点射,或只要一个步枪班打几个齐射,那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有一句话叫做“假做真时真亦假”,甭管著文作者和影视编导主观上有多么的想宣扬红军的英勇,但只要在一个环节上没能尊重客观史实,掺了假,则势必让人怀疑整个的过程。

今天我就来挑一挑这其中与史实不符之错。

先说这“守城的两个团”,就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红军要攻取的泸定城,原先并没有敌军驻守。国民党军整个大渡河防线只有24军的第4、5两个旅和临时拨归24军指挥的21军第6旅。其中第5旅杨学瑞部防守泸定下游安顺场一带,红军强渡大渡河后,已经溃不成军。21军第6旅王泽俊部防守更下游的富林一带,距泸定更远,且在红1师渡河后往更下游遁去。负责防守泸定一带的是第4旅袁国瑞部的三个团。但在西岸红2师先头红4团逼近泸定桥时,该旅第10团在飞越岭一带,第11团在冷碛一带,正遭到从安顺场渡河后沿东岸上来的红1师的攻击,只有李全山第38团(欠第1营)在夺桥战斗前一天的5月28日入夜,才匆匆进驻泸定城。最先是其第2营的一个排,在连长饶杰的带领下天黑以后赶到,接着是周桂三的第2营,于当晚二更天赶到,待团长李全山带主力赶到时,已经是29日的凌晨。当兵的气还没喘过来,烟瘾都还没来得及过一下,就被督赶着拆桥板,桥板还没完全拆光,对岸的红4团昼夜兼程240里便也赶到了桥那头,两军隔河的枪战打响,而且再没有停止过。什么“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胡扯!他连简易工事都没来得及做。

到了当天下午16时左右,也就是夺桥战斗打响之时或稍前,守军得到急报,在安顺场渡过大渡河后的红1师,此时已经击溃第10、11团的防线,逼近泸定城,马上就要抄了他们的后路。李全山和手下亲信一合计,不行,再不跑就成了人家的饺子馅了,于是留下一个营断后,带着团主力撒丫子了。

所以,最终留下守桥的就是仓促防御的敌38团的一个营而已。泸定城守敌无论怎么说都不是“早已做好工事的两个团”。

再说敌军这“密集的弹雨”,就更不是那么回事。

这就要说到这“火力不对称”上来了。怎样的一个“不对称”呢?是敌军的火力远远强于我军?不,正相反,是红军的火力远远强于敌军。

桥东的守军,是川军刘文辉部,而川军的装备,除了刘湘所部外,在当年全国的军阀部队中,是数一数二的窳劣。劣到什么程度呢?请看抗日初期川军团长张宣武的记述:

“第41军,军直属和各师、旅,都没有骑兵和炮兵,除步兵团各有一个迫击炮连外,全军没有一门野炮或山炮,更没有任何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轻重机枪和步枪都是四川土造,射击距离很近,准确性极差,极易发生故障,而且轻重机枪的数量非常之少。以122师364旅来说,全旅只有八挺重机枪和两挺轻机枪。”

怎么轻机枪比重机枪还少?没错,除了中央军和像刘湘这样能够自产轻机枪的少数杂牌军外,一直到抗战全面爆发,全国军队中的绝大多数,轻机枪的数量都要少于重机枪。

再看当年直接参与大渡河阻击红军的川军张伯言(24军参谋长)、杨学瑞(24军第5旅旅长)、张怀猷(24军第5旅参谋长)等关于24军第5旅与沿大渡河东岸北进的红2团作战的记述:

“红军在对山以火力掩护,部队由山下向野猪岗山顶仰攻。唐灼元团机枪连有一机枪手,用机枪附射山下红军,但被对山红军一枪击倒。这时第五旅部队因枪支射程有限,无法对付对山红军火力,只有向山下仰攻的红军射击。”

看到没有,红军可以从对岸打他们,而他们却无法打对岸的红军,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枪够不到。

川军的步枪打不到对岸,《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也有说到:

"有人问一个曾在泸定桥打过仗的原国民党军官,为什么红军在夺取泸定桥的时候伤亡那样少?他说,因为国民党的枪支太陈旧,子弹都潮湿发霉了,大部分打不到河对岸。"

大渡河不过百多米宽,按说再差劲的步枪,也不至于打不到对岸呀?

回答这个问题,要多罗嗦几句了。

抗战前军阀割据,各路军阀的步、机枪主要产自本军自办的兵工厂,特别是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军阀,更是如此,四川军阀也不例外。但兵工厂和兵工厂又不一样了,就说川军这二刘叔侄吧,刘湘21军的兵工厂可以说是全国最优秀的兵工厂之一,刘文辉24军的兵工厂却算得上是全国最差的兵工厂,没有之一。

因为造枪用的钢质差,耐压值低,因而刘文辉部川造步枪虽属德式毛瑟系列(元年式),却不通用毛瑟步枪弹,而必须用减装药的子弹。既然是减装药,那射程自然比不上一般的子弹。

川造步枪打不到对岸,主要还不是子弹的问题,而是枪的问题。步枪刚刚出厂时和洋枪没什么不同,表尺与射表也是相对应的。但由于枪管钢质不行,打不了多少发子弹,膛线就磨浅了、磨没了。线膛枪没了膛线,严重影响射击精度不说,射程也会大大降低,弹道也就不是出厂时那么低伸,而变成高于出厂时不知多少倍弧度的抛物线了。

弹道改变了,射表就应重新测算,然后才可以根据射表调整表尺。可问题来了,谁给他测算这个射表呢?没谁。不能重测射表,按出厂时的射表定表尺,那子弹要不掉到河里才怪。这就好比把迫击炮放平了打一百米外的对岸,你想想那炮弹会落到哪里。

川造步枪不仅射程差,故障还多。据曾任24军参谋长的王靖宇记述,在围堵红军长征那阵儿,刘文辉部虽然号称8个旅,但实际兵力不足两万,士兵手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枪根本打不响,不过是吓唬老百姓的道具而已。

再说机枪。泸定桥守军第38团,有机枪连1个,也是赶到了泸定城的。那时川军机枪连是4挺重机枪的编制,但具体到24军,我看他能有2挺就不错了。而且这机枪,也是四川兵工厂制造,还都是二刘大战之前的出品(二刘大战刘文辉战败后,其兵工厂便没有能力再制造机枪),打连发卡不卡壳还难说。

轻机枪如何呢?抱歉,24军兵工厂不能生产轻机枪,刘文辉的部队没有轻机枪。

李全山带着团主力逃跑时,只有留下第2营的记载,未见留下机枪连的说法,机枪连极有可能随他一起撤走,最后守桥的敌兵,极有可能一挺机枪也没有。

说完了守军的装备,再说红军的装备。

在长期的宣教中,给我们建立了一个无比牢固的印象,即红军是以劣势的装备对抗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的。

这话对不对呢?也对,也不对。说它对,是多数情况下的确如此;说它不对,是少数情况下并非如此。

因为全靠缴获来补充,战斗又是异常的频繁,因而红军的装备变化也是特别大,有时饿得不行,有时撑得不行,特别不稳定。可能这一仗主要是大刀长矛鸟铳,打过一仗后就可能把捷克轻机枪配到每个步兵班,或是整营整团的毛瑟步枪,然后再过一阵子,打仗消耗了,又会变成大刀做主力了。

国军《陆军第十六师(欠一旅)芷江上坪剿匪战役战斗详报》中,有这样的记载:

“是日【1936年1月5日】午后约二时三十分倾,我先头团(九三团)前卫尖兵进至上坪、良田湾附近……与匪接触。匪众千余,均用手提机枪,向我尖兵猛冲……致我九十三团伤亡特重。”

一千多红军均用手提机枪,这战报可能有水分,但红军整营整营装备花机关的情况却一点也不稀奇,红五军团的交通营、红四方面军各军的交通队,都是整营整连的装备花机关。

陈云假托廉臣之名于1935年秋发表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中,曾说到红军最喜欢与中央军打仗,因为可以缴到洋枪,对于川、黔军的枪则看不上眼,缴获后往往付之一炬。陈昌奉回忆,乌江战役中,一名被俘的黔军排长惊叹:长官说红军装备不好,没想到红军的枪都是洋造,远比我们强。很好印证了陈云的说法。可见红军在川黔征战时装备的枪械是怎样的精良了。

长征中的敌我对比,不论兵力还是火力,总的来说是敌强我弱,这不假,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场战斗都是敌强我弱,因为每战集中强大兵力、兵器,对敌形成压倒优势,是以毛泽东为首的红军的一贯战法。泸定桥夺桥之战,就正是如此。红4团政委杨成武在后来的自述中,有一句一带而过的话:“由曾克林指挥全团百余挺轻、重机枪。掩护夺桥和铺桥行动。”不知各位注意到没有。

“百余挺轻、重机枪”,是什么概念?是对岸守军的二十几倍。当然,这百余挺机枪并不是红4团一个团的。到5月29日16时战斗打响前,桥西红军除了红4团外,红6团一部和红1军团教导营也已赶到,统由红4团指挥,杨成武说的这百余挺轻、重机枪,应该是包括了红4团、红6团一部和军团教导营全部的机枪了。

除了机枪火力,红军还特别擅长狙击作战(尽管那时还不流行“狙击”这个词),安顺场、野猪岗战斗即可见一斑,夺桥战斗自然也不例外。有利的条件是,泸定桥两岸西高东低,西岸的红军可以有效瞰制东岸敌军。

可以想象一下,一百多挺机枪,一千多支精良的步枪,众多的特等射手,居高临下压制东岸守敌0~4挺老旧机枪和射程与精度都极差的几百支川造步枪,那是怎样的一个暴虐?评书里经常说的有一句话:只有招驾之力,没有还手之功。我看这时的东岸守军,连招驾之力怕也没有了。用长征史专家双石的话说,川军手中的土造步枪,已经被彻底剥夺了发言的权力。

在如此不对称的红军集火压制下,留下断后的这几百残兵,能不能抬得起头来都是个问题。就是有不怕死的敢于冒着红军暴风一般的火力举枪射击,凭他们手中那破枪,能形成对22勇士密集的弹雨?打死我也不信。

所以,教科书上描述的弹雨、电影电视剧里表现的弹雨,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弹雨有是有,但这弹雨不是迎着勇士们的,是伴着勇士们的。

除了兵力、火力、地形等我占了绝对优势,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也在起作用(双石在其专著《非常突破》中,有很全面的再现,有兴趣的不妨一看),正是在这诸多因素的综合运用之下,才有了飞夺泸定桥的惊天壮举。

我绝无贬低夺桥勇士之意,他们的勇敢与战技,完胜古今中外任何一支特种部队,特别是那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气呑山河,壮怀激烈,就更是这支军队不可超越的骄傲,这是必须给赞的。我想说的是:歌颂英雄,也该实事求是,不应为了突出22位勇士的战斗意志与牺牲精神,而有意改写战场态势,否则,必将授人以柄,弄巧成拙,反倒造成对英雄形象的贬损。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