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4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自贸区“十二时辰”:转向制度型开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8 09:0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代以降,上海的每一个时辰,都牵动着国人的心。

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海曾是远东最大的贸易金融中心和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不过,自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后的十余年中,上海在全国乃至在世界的地位急剧下降。1990年3月3月,邓小平结束上海之行回到北京后,语重心长地说:“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一个月后的4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一致通过浦东开发开放的决策。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成为上海重要的转捩点。

如今,上海的转捩点又来了。

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分为五大部分,提出了23条具体政策,规划了新片区从现在到2025年再到2035年对外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突显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新作为。

表面上看,临港新片区是上海自贸区的扩围,实际上,这不仅仅是自贸区面积上的简单扩大,更是自贸区的升级版,承载了更高水平开放试验田的功能。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鉴于此,十九大以来,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也为了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如前不久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大对外开放,加紧落实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因此,《方案》的出台,是中国近期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的具体落实。

从国际上看,新加坡是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之一,众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便捷的通关措施、发达的跨境金融服务等,是当地自贸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国际上其他相对成熟地区自贸区的通行做法。可以说,对标国际上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要点在于通过制度型开放,实现更大力度赋权。对此,《方案》做出了若干有创新价值的探索。

纵观《方案》,临港新片区最明显的特点是“特”。新片区参照经济特区管理,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如果说以往自贸试验区在制度设计上倾向于投资贸易便利化,那么新片区建设则更多体现了投资贸易自由化。比如《方案》提出,在适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的基础上,支持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从侧重投资贸易便利化到强调投资贸易自由化,无疑体现了更高水平开放的应有之义,即从政策性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因为,政策往往具有时效性的问题,而制度则具有长期稳定性,更有利于构造公平公正法治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新力。

临港新片区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新”。这不但体现在“特”本身即具有的制度创新外,也聚焦落实在开放型产业体系上。《方案》提出“推动核心芯片、特色工艺、关键装备和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推动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等,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制度创新的支撑下,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加快存量企业转型升级,整体提升区域产业能级,并推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

可见,上海自贸区的扩围升级,是重大开放举措“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落实落地落细,通过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打造更高水平开放新高地,不仅有助于满足上海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有助于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更高水平开放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长三角乃至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