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底哪些地方的楼市调控有了新动作?明年楼市会不会“大松绑”?房价又会不会重现猛涨势头?答案都在下面了。
广州商服类地产可有条件卖个人 而早在2017年3月30日,广州市就发布通知,进一步收紧楼市限购,其中包括加强商服类房地产项目管理。个人想购买商服类地产项目用作居住的窗口被关上。 现象二:有的购房条件放宽了 12月21日,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发布消息,该市相关区域已经降低购房门槛,非珠海市户籍居民购房续缴纳社保时间缩短,只需根据人才类型不同要求社保缴纳时间分别为1个月、3个月、1年不等。就可获得购房资格。 实际上,这项政策调整,是对此前过紧限制的一种“修正”。市场人士认为,此前连续缴纳5年社保方可获得购房资格,对于外地在珠海工作的刚需族是一种“误伤”。 现象三:有的首套房利率下调了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多家银行将首套房贷利率下调。 尽管近期多地传出下调房贷利率,但总体来看,房贷利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据融360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1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71%,环比10月持平;11月,上调利率银行数量较上月减少,首套平均利率首次出现持平,整体来看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楼市消息不断,如何能在众说纷纭中不被人忽悠?看清大势是关键。那么,2019年楼市的大势是什么?主要有4个——
“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被列入住建部2019年十项重点任务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稳定压倒一切。需要指出的是,稳定其实是双向调节,大涨不是稳定,暴跌也不是稳定。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住建部2019年十项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这些基调再次给刚需购房群体吃了定心丸。人口流入量大的一线、二线城市和其他热点城市,也将降低准入门槛,增加公租房有效供应。
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因城施策、分类指导。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从房地产市场的实际表现看,大半年来,不同城市出现了“冷热不均”的现实情况。住建部2019年十项重点任务重申坚持分类调控思路。因此,分类调控政策将成为楼市常态。 住建部2019年十项重点任务中指出,人口流入量大、住房价格高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盘活存量土地,加快推进租赁住房建设,切实增加有效供应。对于租房族来讲,这可是个好消息,供应的增加将使租房更为轻松,租赁或将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