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2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安全扣掉落更可怕的是安全意识缺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6 10:07: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一段题为“一游乐园游客跑到终点安全扣疑似突然滑脱”的短视频在微博上快速传播,引发网友关注。从短视频内可明显看到,一名男性游客在体验高空游乐项目——极限飞跃时,系在腰间的安全扣突然掉落。之后,涉事的重庆奥陶纪景区工作人员曾表示,这是“营销的一个手段,主要是为了博眼球”。这样一个不合理的回应受到了网友们的普遍质疑。而在昨日,重庆当地相关工作委员会宣传部官方微信则发布通报称,这不是摆拍,这就是“属工作人员操作不当”。目前,涉事项目已被停止运营。(10月2日《新京报》)

因游乐园安全措施不到位而造成事故问题屡见不鲜。一年前,重庆的另一家游乐场就曾发生过因“安全带断裂,安全杠未有效压紧”而造成游客被高空抛出,当场坠地身亡的悲剧。而这一次发生在重庆奥陶纪景区的“安全扣掉落事件”则稍显幸运,它幸运在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但严肃的“安全隐患”仅仅成为工作人员口中风轻云淡的“只是一个博眼球得营销手段”,的确是游客们的“不幸”。或许,比不慎掉落的安全扣更可怕的,是完全没有意识到“安全”多么重要的“人心”。

游乐园本是一个充满快乐,唤起人们童心与笑容的地方。一切快乐与欢笑都应是建立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基础之上。毕竟没有了安全,又如何享受快乐?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感”即安全上的需要被排在了除了生理需要之外的第二层。这说明,包括了人身安全、健康保障等因素的“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求。人一旦没了“安全感”,心理与行为上就会不自觉产生诸多猜测与迟疑。试想,让一个毫无安全感的人去进行高空极限飞跃项目,他定然是不肯也无法前行的。游客们选择在游乐园中进行一些刺激惊险的游戏项目,除了自身的确“勇气可嘉”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潜意识里有着对游乐园方的“安全信任”。他们相信游乐园方面及工作人员能够保障他们的安全。但这一事件中工作人员毫无安全意识的回应与态度,却着实是“打脸”了游客们的这种信任。

“安全”并非只是系在游客腰间上的那一环安全扣,“安全”本应深深扎根在人们的意识中。作为游客,应当知晓其游戏项目的危险程度,并遵守游乐园方制定的安全规章。作为游乐园内工作人员,应当了解不同游戏项目的安全系数,做好安全检查的工作。作为游乐园管理层,更应该将“安全”二字时刻放在心上,依照法规定期检查游乐设施,对不合规的项目进行整顿甚至是停止。若说安全扣是保障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安全意识就该是那最初的免疫层,两者同样重要。

“安全”不应被轻描淡写地描述为博眼球的“营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时刻牢记“安全”不仅是生而为人的自然反应,更是部分从业人员被硬性规定的必要义务与职责。存有“侥幸心理”否认事实只不过是在掩耳盗铃。在安全隐患出现后,认真对待,严肃处理才该是最佳回应。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