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58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征集“教师忌语”,意在对语言暴力说不

[复制链接]

6270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22 14:1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后老师再也不会喜欢你了”“你太让老师失望了”“同学们谁也不要理他”……据报道,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前,北京市密云区第七小学向家长、学生征集“教师忌语”,了解学生心中最“扎心”的话,警示教师避免“雷区”。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互动的工具,具有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等功能。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教师说话的内容、语气、语调,都会对孩子们产生影响。“教师忌语”说到底,就是塑造了一个边界,即教师在和孩子们沟通交流的时候,有些话是不能说的;少数教师的自弹自唱、孤芳自赏,不可避免会遭遇学生与家长“差评”。

面对不听话、表现不好、角色扮演背离期望的孩子们,一些教师习惯用生硬、冰冷的语言来进行“暴力育人”。这样的“教师忌语”不仅会给孩子们的学习、社交带来负面效应,也会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痛苦与伤害。

以报道中该小学征集到的“教师忌语”为例,这类带有语言暴力性质的话语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消极话语,诸如“以后老师再也不会喜欢你了”“你太让老师失望了”……尽管这样的“教师忌语”具有一定的激励与鞭策学生们的作用,却也可能会给孩子们带来压力与心理阴影。

第二类则带有偏见,如“同学们谁也不要理他”,将一些不听话、不懂事的孩子污名化,对他们贴标签、将他们与别的同学区隔开来,形成了实际上的偏见与社会歧视。

第三类属于缺乏温度,如“以后再犯这样的错误,就找你家长”,尽管初衷良善,却用错了办法;明明是为了学生们好,却让孩子们在情感上和心理上难以接受。同样的目标,在语言上多一些温暖、在细节上考虑得更周全一些、在身段上更柔软一些,往往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与认同。

在传统社会,师生关系是一种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学生接受教师的规训与惩罚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然而,从身份社会向专业社会的转型,要求老师要遵循专业主义和职业伦理。当教师的角色扮演背离了社会规范与公众期许,同样会受到他人的批评质疑。伴随着权利意识的增强,学生们和家长们对“教师忌语”愈发关切,也呼唤老师们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观念,摒弃陈旧的教育话语。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