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给“祖传秘方”营造神秘色彩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20 20:2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澎湃新闻从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示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发现,在多个药品广告中以“传人”、“专家”等身份出现的刘洪斌、高振宗、郭永洁、王志今,均被认定与其代言的产品“没有任何关系”。吉林省工商局对吉林电视台在各频道发布的8则违法广告共处罚没款合计人民币1619540元。
  (6月19日《澎湃新闻》)
  这些“祖传神医”经过有关部门调查发现都是假冒的,要么是“群众演员”,要么是“药品骗子”。这些人坐在电视里摇唇鼓舌,俨然成了再世华佗。对“祖传神医”进行打击,对播出载体进行打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然而,面对如此众多受骗患者,也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难道,让患者上当受骗的,只是广告载体,只是“祖传神药”?其实不然,导致患者受骗的还有“祖传秘方”依赖症。
  “祖传秘方”,就是古时候流传下来的药方,有的是家族传下来的,也就有了“祖传”的属性。“祖传秘方”也有很多层面。比如,有的确实是先人流传下来的;比如,有的是以讹传讹流传下来的;比如,有的甚至就是假的。而由于我们让“祖传秘方”过于神秘化了,也就导致了民间的“祖传秘方”崇拜。
  看看眼下的很多古装剧,就大肆传播“祖传秘方”的威力。看看眼下的一些养生书籍,有几本没有把“祖传秘方”说的神乎其神?“祖传秘方”有着“祖传秘方”的意义。有的“祖传秘方”确实是医学瑰宝,很多“祖传秘方”已经做成了中医产业,造福着社会。但是,也需要理性看待“祖传秘方”。不是所有的“祖传秘方”都是“赛华佗”,还有的属于“假华佗”。
  辩证的看,我们不难发现,“祖传秘方”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其一,有的“祖传秘方”虽然是真实的,但是在那个缺医少药的时代,在那个视线闭塞的时代,可能是“不错的技术”,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昔日“不错的技术”就可能是“落后的技术”了,发挥的医疗作用有限。
  其二,有的“祖传秘方”其实就是以讹传讹,一代代相传,其实是“错误的相传”,不仅没有好的疗效,反而危害健康。比如民间的“吃蟾蜍可以治疗心脏病”,比如民间的“吃锅灰可以保胎”,就被证实是伪科学。
  这就需要对“祖传秘方”来一次去伪存真,由有关部门借助现代科技进行检验,属于伪科学的应该禁止使用,确实可以造福社会的应该颁发证书。民间有句话叫“偏方治大病”,如果“祖传秘方”因为神神秘秘而被过度依赖,则不是一件好事情。
  “祖传神医”撕下画皮,“祖传秘方”也该走下神坛,要用现代科技的眼光审视,让其回归到本来位置,而不是过度神秘化。骗子得逞,很大原因就是因为“祖传秘方”太过神秘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