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58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误读的家长“持证上岗”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5 19:4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住杭州市上城区的沈女士,因为孩子不愿去幼儿园,一时有点儿不知所措。在幼儿园的推荐下,沈女士登录了“星级家长执照”学习平台,把0—3岁的家长课程视频几乎看了个遍,很快找到了解决小孩入园焦虑的方法。现在,沈女士的执照账户里已经有300多个学习积分,取得了“三星级家长执照”。(3月26日《中国教育报》)


  “星级家长执照”,从字面上理解,似乎很容易让人想到是家长“持证上岗”,也就是说只有拿到“合格证”才有资格做父母。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一方面,要求家长“持证上岗”,要“考过了”才能生孩子,本身与基本的生育权利相冲突,它并不具备现实正当性;另一方面,所谓“星级家长执照”,与通俗说的“持证上岗”其实是两回事,不该被误读。


  类似的亲职教育服务,这些年在一些地方其实已有零星探索。据此前媒体总结,如深圳通过“家长学校”、家长讲座等方式开展家庭教育;广州中山自2014年开始探索创新家庭教育,推行“雁阵飞”家长互助组织培育计划等等。这些探索或许还显得并不成熟,效果也有待科学认定,但不容否认的是,它们都点出了一个长久以来被忽视的问题,即如何做父母,确实是需要学习的。


  像“星级家长执照”这样的尝试,不是多了,而恰恰是少了。在公共服务层面,对于家庭教育、亲职教育,应该要有更多的资源投入,这实质上也是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一环,值得重视。当然,不管是个别学校、地方政府的探索,还是从制度上推进家庭教育,都应把握好边界,突出服务性,淡化强制性。不是要让家长“持证上岗”,而是要让有需要的家长都能够有机会获得帮助和教育。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