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57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往微信群发扶贫照”到踏石留痕有多远?

[复制链接]

6270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16 17:2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解放日报》的微信公众号最近刊发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位基层干部在微信中描述了其沦为“微信工作群奴”的状态:多个部门的微信工作群每日必报到并传报相关材料;他的“副包”(即包村工作副手),每次出门要带五部工作手机,里面是各部门不同的工作系统要填报,所有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将“现代办公条件”称为基层干部的“坑”,应该不算夸张。(5月16日中国青年报)
  应该说,微信群等网络平台给政府部门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政府工作创新方式,必须融入智慧政务体系,善用微信等网络平台,与公众加强互动,通过留言、上传信息等方式展开交流,答疑解惑,广接地气,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增强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
  不仅如此,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官方微博等已成为新媒体时代政府部门必须拥有的阵地。公众通过开通手机APP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微信公众号,就能足不出户获取各种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府政策和动态信息,不少事情可以不用跑腿,在网上就能办得妥妥的。
  但值得警觉的一个问题应运而生,微信工作群等网络平台的过度使用,甚至出现滥用和依赖症,使一些基层干部沦为“微信工作群奴”,这是现实背景下“电子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新变种的典型症候。曾几何时,政府公共服务的热线电话,流于形式,模式固化,像背书一样,有小孩就说,咨询电话里阿姨说话特别快,一定是急着要上厕所。
  同样,对“微信工作群”的依赖,使得干部拿着手机与民众交流,微信工作群太多,大数是上级布置的硬任务,应接不暇,久而久之,官话套话加上公式化,甚至是假话连篇,套路盛行,公众对此不再看好,政府公信力大受伤害。
  有个典型的例子,干部下乡搞扶贫,所谓“工作留痕”,异化为锁定位置、网上签到、找贫困户合影、上传照片和有关材料,这几个完全拜托手机操作的程序走下来,这一程扶贫就算完事了!不知扶贫的干部想到,这样做,扶贫对象会怎么看?
  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工作,要走心,要务实,不是微信群所能大包大揽的。深入基层不仅要让群众见到大活人,而且要让群众见到干部在干实事。这才是真正的“工作留痕”。
  今年春节期间,有位省级机关回家过节的年轻公务员告诉我,省里搞了个“乡情微调研”活动,让他们在春节期间到基层搞一次调研。他请我帮他联系几位农民,好去当面搞调查。我说,不需要跑到乡下去,给你几个乡下亲戚的微信号就行了!他坚持要下乡,于是我就和他一起到乡间走访了好几位老农民。结果,这位公务员深入了解到农村留守老人的一些困惑与难题,并就如何破解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写成一篇调研报告,回去交卷后受到领导的表扬。
  总之,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凯撒。微信归微信,真人归真人,既不要因为出现了“微信工作群奴”就否定电子网络运用到政府工作中的作用,又不能依赖电子政务,荒废了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零距离地掌握实情,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事。将基层干部从微信工作群中解放出来,需要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与问责制度的跟进。惟有此,才能让基层干部真正做到抓铁留印,踏石留痕。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