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42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娶老婆比请保姆划算”:反思春晚小品中的性别歧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20 13:0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山东卫视的春晚小品《海的誓言》这两天在网络上引来不少争议。小品讲的是节日里坚守岗位的海上救捞队大队长,大过年丢下怀孕的媳妇留在队里。引起争议的一段对话发生在队员与队长之间,队员问“嫂子怀孕你不回去陪,是不爱她吗”,队长回答“爱啊,跟你算笔账,从订婚到结婚我一共花了4万块钱,她24岁跟我结婚,就算活到八十四,一共60年,我花了4万块钱买了她21900天,平均下来一天1块8毛钱”“她要为这个家打扫卫生、照顾老人、下地干活,还得给我生孩子,这请保姆都要一个月3000多,我有什么理由不爱她吗?”

“娶老婆比请保姆划算”,小品台词隐含的观念让不少观众和网友感到愤懑。中国妇女报官微评论道:“把歧视和物化女性当成小品的‘笑果’来源,那真是极不好笑且不性别友好……面对质疑之声,此类小品需要反思,此类观念也需要端正。”面对舆论批评,山东卫视官微发文对小品创作意图进行了“说明”,指小品这段话是队长为了面子,给自己“怕老婆”一个台阶下,没有任何侮辱、歧视女性和用金钱衡量女性的意图。

人们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实际上,这段台词不仅是言辞上冒犯女性而已,我觉得,一定程度上,小品也以令人不太舒服的方式,揭示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情形。一方面小品歌颂了男性模范人物“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另一方面以玩笑的方式揭示出,这样的付出是以女性承担大量家庭照顾和家务劳动为代价的(如果是请保姆那得多少钱?)。只不过,由于长期以来“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队长老婆对家庭的承担被创作者视为天经地义。男人为事业牺牲家庭就是英雄,女人在事业上的牺牲,或者家庭事业一肩挑,则完全不是小品编剧考虑的重点。无偿付出也就罢了,还要被作为笑料编派一番,女性观众因小品而受到的情感压迫,以及由此形成的舆论反弹,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去年一份主题为“照料经济、社会性别与包容性增长”的研究报告显示,大多数城镇女劳动者与男劳动者一样从事全职劳动,但女劳动者的家务劳动时间是男性的两倍,男性为每周10小时,女性每周21个小时。这意味着城镇女劳动者的每周劳动时间比男劳动者长8个小时,需要承担大部分的无酬劳动以照料家庭。从根本上说,需要改变的不单是把女性承担家务劳动视为天经地义的观念和小品,还有阻碍男女分享生育养育责任、家庭照料和家务劳动的制度性现实。作为文艺工作者,尤其应该反思两性劳动分工的刻板印象,助力性别文化的革新。

塑造(男性)模范人物,不能以贬低另一性别为代价。现在的小品创作,为了制造笑料,常常利用大众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为素材。然而,什么才是好笑、可笑、可乐,其标准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过去小品中常见的“笑料”,比如“妻管严”的丈夫、村里人的“无知”,乃至广东人的口音、胖子的体重、矮子的身高,如今都随着平等意识的初步觉醒、观众的警觉,变成了不好笑的东西。随着性别平等事业的推进,两性平等观念的普及,如今观众的敏锐度和感受力都可以说是百般锤炼、大大提高了。还希望小品编剧和评审们跟上时代和观众步伐,切忌孤芳自赏,偏见歧视一抓一大把还不自知。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