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0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要有人情味,别背人情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8 18:3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些天,与家人通电话时,总会有哪家娶媳妇场面热闹、哪家嫁女陪嫁风光之类的话题,似乎这些东西成了烘托节日气氛的一道“风景”。
又是一年春节到,对许多农村人来说,除了“过年”之外,还有很多事情要操办,比如婚嫁等喜事。平时,很多人外出打拼,所以嫁娶之事便扎堆在春节前后,另一方面,这些年来农村操办这类喜事的排场越来越大,不少家庭有攀比心理,似乎不多花费一点就没有面子,在邻居面前直不起腰,做不起人。因此,每逢春节,对不少人来说,随礼成了一笔数额不菲的开支,让人感叹“年终奖不够花”。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攀比之风越刮越甚:动辄几万、十几万的天价彩礼让不少家庭感叹“娶不起”,平时名目繁多的“随礼”让人“还不起”。
前些年,一份“彩礼地图”走红网络。虽然其准确性存在质疑,但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的彩礼价位不断走高,“儿子娶媳妇,爹娘脱层皮”的现象,在不少地区的农村仍然普遍存在。而且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彩礼要价越高。陈旧陋习让一些家庭“因礼返贫”“因婚返贫”。
合情合理的人情交往,是维系“熟人社会”乡风民俗的“润滑剂”。但确实需要在传统礼俗与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根红线,让“鸡犬相闻”的乡村,既有浓浓的人情味,又不至于背上人情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到产业发展,也涉及到设施建设;既攸关文化塑造,也攸关社会治理。在河南柘城,全县515个村、社区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让有威望的乡贤、老干部、老教师加入,倡导红事新办、白事简办,明确农村红白事参照标准,各村商讨确定本村标准,写入村规民约。也就是说,通过村民自治,该地达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目的。
振兴乡村,绝非简单物质财富的累积,更需要让农民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帮助他们更新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和熏陶。这就需要在潜移默化的移风易俗中,倡导劳动致富、勤俭节约的新风尚,让乡村振兴战略拥有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