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0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方政府“求贤”别光依赖物质刺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4 08:1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背景:10月11日,武汉公布了升级版的大学生新政,主要包括落户条件、安居住房和薪酬收入3个方面。其中,落户条件再次放宽,住房方面则强调争取“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租到租赁房”。另外,武汉这次还率先出台大学毕业生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大学专科生4万元、大学本科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6万元、博士研究生8万元。

新京报发表梁秀峰的观点:按照这些条款,可以说在吸引大学生的优惠政策上,武汉再度领风气之先。也可以预料,新一波争取大学生的政策竞争,将在全国的许多城市再度上演。但老实说,要真正实现这个指导性最低标准,不太容易。我把这个新政中的最低指导性薪水发给一些在武汉的同学、朋友,包括几个做人力资源的,多数觉得不太现实。武汉大学生起薪,估计除了顶尖大学和一些吃香的技术类岗位外,能够达到4000多元的,数量很有限。不过,政府定出的工资指导线,虽然不是强制的,还是会影响市场中的工资博弈。把工资定在指导线之下的企业,多少都会有压力。要让企业乐于给毕业生开出更高薪酬,政府还是应该着重于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或者税收上多给优惠政策。另外,要让武汉毕业生工资从指导线变为现实,也要努力发展高新产业、培育更多的明星企业。

人才难得,地方政府求贤若渴可以理解。但是,在出台引才优惠政策的时候,地方政府也要调节好市长与市场的关系。尤其是指导性的最低年薪标准,应该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得出符合市场实际的数据,既不能拔苗助长,又要警惕某些老板的恶意压榨,要帮劳动者维权,也要考虑企业实际,这需要智慧与撮合。对非一线城市而言,还要考虑自身与一线城市在非经济层面的差距。比如,有些人“逃回北上广”,看重的就是一线城市的法治环境更完善、行政效率更显著、机会公平更切实、人文氛围更宽松。这些东西对人的生活与发展同样至关重要。二三线城市要努力改进自身的不足,让自身的环境更有包容性与吸引力。地方政府希望以物质刺激,达到立竿见影的引才效果,不能说这种举措不对,但至少是不全面的,效果也会存疑。此心安处是吾乡,管理者要更多思考“安心”的要素,并积极提供保障与支撑。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