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0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端午节纪念屈原,但屈原这个人真的存在吗?

[复制链接]

1279

主题

1280

帖子

4020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1:24: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屈原像,位于湖北秭归“屈原墓”

今天是端午节。这是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地源头不一,习俗众多。后经官方多年来的不断诠释,屈原超越了介子推、伍子胥、马援、曹娥等众多历史名人,成为唯一公认的“端午神祗”。如今,屈原已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是一位“爱国诗人”;他因楚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他有25篇楚辞传世;……

不过,上述有关屈原的信息,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乃至于屈原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是不是身份尊贵的楚国大臣,是不是《离骚》《九歌》等文的作者……,也仍是难有定论的历史疑案。

有关屈原的史料极少,《史记》的记叙又漏洞百出

今天所见有关屈原的史料,几乎全部出自《史记》中的《屈原贾生列传》(贾谊所作《吊屈原赋》,提供的史料有限;淮南王刘安《离骚传》已失传, 司马迁或有参考)。而在现存百家著作,及《吕氏春秋》《战国策》的等先秦典籍中,完全找不到“屈原”的名字。

《屈原贾生列传》矛盾之处甚多,以至被怀疑是司马迁或后人拼合、杜撰之作。20世纪初,一些学者提出“屈原否定论”时,总结了《屈原贾生列传》的种种疑点。

首先,《屈原列传》少叙事,多议论,太多地掺入了作者个人看法。作为一篇传记,传主的籍贯、家世都是需交待的必要信息,但《屈原列传》中只有一句“楚之同姓”,可见在司马迁的时代,有关屈原的史料已经极为少见了。①只是屈原直谏被流放的遭遇,让司马迁感同身受,借机抒怀,如有人评论说,“通篇多用虚笔,以抑郁难抑之气,写怀才不遇之感,岂独屈贾二人合传,直作屈、贾、司马三人合传读可也”,传记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其次,现存《屈贾列传》中有一些司马迁不可能知道的信息。如传中写贾谊之孙贾嘉“至孝昭时,列为九卿”,其实按照司马迁的年龄,他无法看到贾嘉官至九卿,更不会事先知道昭帝的谥号。这说明,在司马迁之后,有人对《屈贾列传》进行了补写或篡改。

第三,《屈原列传》有前后矛盾之处。如传中说,楚怀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一个被疏远的人怎么还会被委以出使齐国的重任呢?又说,屈原被楚怀王“疏”后“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和《报任安书》中“屈原被逐,乃赋《离骚》”之说不合,我们无法知道“疏”和“逐”指的是否同一件事。②

由于《屈原列传》存在种种问题,指其不可信的学者颇多。如胡适说,“《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引用刘殿爵的说法,“《屈原列传》中实由称‘屈平’与称‘屈原’两种材料所构成”,亦有道理。

有很多学者,对《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持怀疑态度廖平认为,《离骚》的作者是秦朝方士,是写给秦始皇的“仙真人诗”

晚清学者廖平,是近代最早对屈原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学者。他认为,《离骚》是方士们为秦始皇所写的“仙真人诗”,目的是满足始皇长寿、成仙的想象。按照廖平的考证,《离骚》前几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名予曰正则兮,字予曰灵均”,其实是追述秦国历史——秦先祖为“高阳氏”;始皇名“政”,“正则”即其化名。他还提出,《楚辞》是《诗经》的旁系,说的是所谓“天学神鬼事”,与“道家别为一派”,宣扬的是道家思想。③

胡适认为,《史记》中屈原“理想的忠臣”形象,是汉朝文人改造出来的

在廖平之后,胡适从思想史方面入手,指出屈原即使真有其人,也不会生在秦汉以前。在他看来,屈原是“一个理想的忠臣”,“但这种忠臣在汉以前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战国时代不会有这种奇怪的君臣观念”。胡适认为,今天“儒教化”的屈原及《楚辞》的始作俑者是“汉朝的老学究”,他们把当时盛行的“‘君臣大义’读到《楚辞》里去,就把屈原用作忠臣的代表……”。屈原故事是“宣帝时人”补《史记》,“七拼八凑”“塞进《史记》”的。此外,胡适还判断《楚辞》前25篇,只有一部分“也许”为屈原所作。④

还有学者认为,《离骚》真正作者是汉朝人刘安或者贾谊

“屈原否定论”还有很多其他代表性观点,比如,有学者认为,《离骚》原作者为淮南王刘安,其谋反自杀后,著作权被刘向、刘歆父子给了“屈原”;有学者认为,屈原是贾谊伪造的人物,意在抒写自己的“冤屈”;还有学者认为,《离骚》表达的不是屈原或其他特定人物的个人情感,而是“经过古代多数诗人之手,一点一点地加工而流传下来的一种民族歌谣”;等等。⑤

图:屈原墓的牌坊

倘承认屈原存在,其身份究竟是弄臣、楚巫还是贵族,仍存争议孙次舟称屈原是“富有娘们儿气息的文人”,和楚怀王有“超乎寻常君臣的关系”

有关屈原身份,最著名的事件,是1944年闻一多、孙次舟之争。孙次舟是“古史辨派”创始人顾颉刚的学生,时任华西大学教授,他在一次演讲中,称屈原是楚怀王的“弄臣”,因为和“令尹子兰”争宠失败,才投江自杀的。之后,他又连续发表两篇文章,详细阐释自己的观点,称屈原虽然“天质忠良”,但也只是一个“富有娘们儿气息的文人”。《离骚》中很多诗句,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像是“男女情人相责”;“与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则是“眷恋旧情,依依不舍”,指屈原和楚怀王有一种“超乎寻常君臣的关系”——屈原其实是怀王的男宠,他们是恋人关系。⑥

孙次舟为了增加自己论证的说服力,特意拉出当时研究《楚辞》的名家闻一多做自己的“盟友”,他引用李长之信中的话,“昔闻一多先生亦有类似之说,以屈原与梅兰芳相比”,并谓“闻一多先生大作如写成,定胜拙文远甚”。

闻一多承认屈原确实是“文学弄臣”,但不妨碍他是一位“人民的诗人”

经朱自清转寄,闻一多看到了孙次舟的两篇文章,并写下《屈原问题》一文。闻一多肯定“孙先生以屈原为弄臣,是完全正确的指出了一桩历史事实”,但“屈原是个文学弄臣,并不妨碍他是个政治家”。在闻一多看来,屈原是“反抗的奴隶居然挣脱枷锁,变成了人”,而非孙次舟想象的那样,是“好好的人偏要跳入火坑,变了奴隶”,堕落为弄臣。

1945年,闻一多更进一步,写下《人民的诗人——屈原》,推测和楚王同姓的屈原,“从封建贵族阶级,早被打落下来,变成一个作为宫廷弄臣的卑贱的伶官”,因此他“依然和人民一样,是在王公们脚下被残踏着的一个”。《离骚》采用“人民的艺术形式”,内容上“无情的暴露了统治阶层的罪行”,唤醒了楚国人的“反抗情绪”。⑦

由于楚辞中有很多和占卜、巫术有关的内容,屈原也很可能是一位“灵巫”

有关屈原身份,另一个重要猜测是“楚巫说”(“信巫鬼,重淫祀”“好祭祀,用史巫”是楚国一直以来的传统)。其代表观点有多种,主要称屈原是“主持宗庙祭祀的宗祝”;或者更详细论证,“屈原本是一名特出的宗教优伶,一名能歌善舞的巫官”“屈原生于楚国的一个巫官世家,他一家人以巫为业,不仅屈原是巫”,其父“伯庸很可能是楚国的大名鼎鼎的灵巫”;甚至屈原的死,也被看作是“巫的升华”。⑧

从文献来看,能旁证屈原和楚巫关系的材料颇多。首先,屈原爱穿“奇服”,诗中“披明月兮佩宝璐”“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彰”等花草服饰,说的可能都是巫服;其次,屈原在《离骚》中自称名“正则”,字“灵均”,经考证,这两个名字都是通过占卜所得“嘉名”,具有“宗教职业味道”;第三,署名“屈原”的作品中,大量出现“彭咸”之名,这应该是“巫彭”“巫咸”的简称,代表某些大巫,是屈原的人生榜样。

今人应该抱持开放的心态,接纳学术界针对屈原的种种质疑

也有很多学者,不能认同上述针对屈原的“怀疑论”和“否定论”。比如,他们认为:有关屈原的史料大都在秦始皇焚书时亡佚,故很少流传至今;秦朝所谓“仙真人诗”早已失传,无法同《离骚》对比风格;而现存秦朝刻石诗都是四言诗,和楚辞风格完全不同;楚辞中,屈原称自己和楚怀王是“美人”,也属正常,因为在上古时代,“美人”一词并不专指女性;用妻道和臣道相比,在《易经》《诗经》中都先例,无法作为屈原是“弄臣”的证据,更不能说明他就是楚怀王的男宠。⑨

回溯源头,其实不难发现:所有这些争论,都源于《史记》中的《屈原列传》所载信息存在种种问题。从一开始,关于屈原的史迹,就缺乏一个具备较高可信度的传世文本。在更多有关屈原史料被发现之前(事实上也很难有更进一步的史料发掘),今人恐怕无法就“屈原是不是真的存在”、“屈原是不是楚王的弄臣”……这类问题盖棺论定。今人应该抱持开放的心态,接纳学术界针对屈原的种种质疑。

图:位于湖南汨罗城的屈原庙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