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5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坚持外交对话力求和平解决是优先选择

[复制链接]

7974

主题

7979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4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08:3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洞朗地区的边境对峙已经满月,这个实地范围有限的小摩擦变成中国与印度双边关系千里长堤上的危险洞穴,如果不加控制和堵塞,将可能严重危及中印全面关系。如何以有效方式结束对峙,正在考验两国的定力和智慧。坚持外交对话,慎言诉诸战端,显然应当作为中印化解危机的坚定原则。

对于这场危机的缘起,中国外交部已图文并茂地向世界做了清楚阐述,并且前后不下10次通过新闻发布会强调立场,敦促印度撤出非法入境军人和装备。印度也通过外交渠道传播着自己的话语,对中方进行指责。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都表达“关切”,希望中印争端不要影响地区和平。

边界纠纷从来不是轻松话题,多少战争与杀戮都因边界纠纷而起。边界走向,不仅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国际地位以及内政稳定,还关乎生存空间、自然资源等国家与国民赖以维持永续发展与整体安全的战略关切。因此,寸土必争,寸步不让,往往成为处理边界纠纷的底线和宣示,也造成多数边界纠纷带有天然的张力与刚性,远比贸易、投资等争端更难妥协与让步。

洞朗对峙爆发后,公众注意到中印双方都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军事演习和兵力部署,使中外舆论对这场小规模摩擦可能产生的“蝴蝶效应”浮想联翩。

洞朗对峙话题显然过热,它通过两国舆论的互动形成钟摆效应与共振态势,夸大了中印走向武装冲突与战争的概率。客观地说,双方指向明确的军事演习、兵力部署既属于国防常规活动的组成部分,也属于配合外交斗争的决心与实力展示,甚至可以说,外交与军事、斗嘴与斗力,从来都是国家对外博弈利益的组合拳,彼此借重,互相支撑。

国际博弈现实中,太多“秀肌肉”乃至“挥拳头”并未最终升级为肉搏战,因此不必夸大中印围绕洞朗对峙而开展的军事外交,它本质上既是预防性的,也是示警性的,终极目标是让对方乃至相关各方看到事态失控的危险前景,进而设法寻求和平解决。就目前而言,至少从外交和军方正式管道释放的信息看,中印两国高层没有任何一方打算放弃和谈而选择武力解决,这是洞朗对峙虽然延续但仍然让人对外交解决抱有希望的地方。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但凡战争,从来没有零成本的绝对胜利者,只有付出代价多少的相对胜利者。人们可以推演诉诸战端后的胜败得失,“纸上谈兵”如果仅限于学术层面也属正常,甚至作为军队内部的危机应对方案也有其必要,但是,不能迷信战争可以轻易实现谈判桌上不能达到的目标,对于已经和平友好相处和交往半个多世纪的中印两国来说尤其如此。

1962年,由于印度误判自身实力,误判中国决心、意志和实力,挑起边界冲突。中国政府基于以斗争求团结、以惩戒求和平的良好愿望,既高瞻远瞩判断天下大势,又客观务实精算成本与风险,确立了对印自卫反击战速战、速胜和速撤策略,不仅赢得军事胜利,也赢得道义胜利,为中印奠定了几十年的和平大局。

世人皆知,决策和指挥对印自卫反击战的老一代领导人,都曾身经百战、胜迹无数,包括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但是,他们非常清楚中印边界纠纷十分复杂,绝非一战或一时可以解决,这两个人口、幅员都很大的邻国也不能通过战争决定领土归属,因此,搁置争议,维持和平,成为历史的选择。

今天,中国与印度的实力差距已明显拉大,军事力量尤其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时代主题也已大变,世界格局也不同以往,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几十年和平发展已收获丰硕和平红利,更加珍惜和平环境。此外,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已实现重大跨越,正在成长为新的世界领导者,具有更广阔的视野、胸襟和情怀,因此,更愿意体现和平解决的诚意。

当然也要明确,坚持对话与印度和平解决危机肯定是中国的优先选择,但未必是必然选择和最终选项。因为以放弃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代价争取和平发展,不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也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和平与发展。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