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4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罗斯驻美大使被调回,“通俄门”再起风波

[复制链接]

7974

主题

7979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4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16:5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俄罗斯驻美大使基斯利亚克据说要调回俄罗斯了。调令还没有正式下达,消息已经传遍华盛顿。这段时间,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团队深陷“通俄门”,民主党和一众媒体紧咬不放,这情形胜似当年纠缠希拉里的“邮件门”,人们普遍认为,无论如何这已经是特朗普的政治硬伤。

5月10日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节点。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接见了到访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俄驻美大使基斯利亚克,白宫记者团被拒绝拍摄此次会晤,随后俄罗斯塔斯社却放出现场拍摄的照片,画面显示美国总统与两位俄罗斯高官谈笑风生。

怒不可遏的美国媒体认定特朗普犯了大错。就在会晤前一天,总统先生解除了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的职务,并在这次会晤中向俄罗斯人说,终于去除了一个麻烦。此前科米主持有关“通俄门”的调查,白宫对此十分不悦。

所谓“通俄门”是指特朗普团队在特朗普竞选期间及执政前同俄罗斯方面私下沟通,这有违美国政治法理和规矩。整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其中的主角就是这位基斯利亚克,与他涉嫌“不当接触”的主要人物,是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前国家安全顾问弗林和司法部长塞申斯。

关于“通俄门”,最近曝出的一个消息简直具有谍战情节。据说美国情报方面截获了基斯利亚克向莫斯科的一份报告,称去年12月1日或2日,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女婿、亲信库什纳在特朗普大厦内举行的会面中提出使用俄罗斯大使馆或领事馆的俄方通讯设备,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美国政府有关部门的监听。据说基斯利亚克对这一建议十分吃惊,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更让人震惊的是,一位候任美国总统在自己的国家竟然如此担心他的信息安全。同其他传言一样,这条消息也无从确证。然而舆论却容易选择相信。

“通俄门”说白了就是华盛顿的一场政治战。那些不甘心的人硬抓住白宫主人的脖领子,非要找到一条能够沸腾舆论的罪名。截至目前,特朗普高级助手怎么私下会见了基斯利亚克?说了些什么?怎么就“不当”了?这都还没有什么证据。前几天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三名编辑因为违反采编原则报道“通俄门”被迫离职,从一个侧面显出这场纠斗的政治本性。耐人寻味的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剧情中,主角却淡定而沉默,且没有任何把柄被人抓住,让自己异乡的处境显得如此超脱。道理只有一条,这是个江湖高手。

67岁的基斯利亚克毕业于莫斯科物理工程学院和全苏对外贸易学院,外交生涯始于苏联时期。上世纪80年代,他曾是苏联驻联合国外交使团的工作人员。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之后,基斯利亚克在克里姆林宫参与裁军工作,之后出任驻比利时大使兼驻北约代表。2008年,当他从俄罗斯副外长岗上新任驻美大使,美俄关系正在低谷,而且莫斯科研判即将举行的美国大选,认为对俄罗斯毫不妥协的麦凯恩有可能获胜,派基斯利亚克去华盛顿,就是打算应对更糟糕的局面。在宣布这一任命的当天,俄罗斯外交部表示,俄美关系可能会发生急剧转变,莫斯科已经对双边关系因美国总统选举结果而出现的各种事态做好了准备。俄罗斯甚至可以同某些伙伴不保持任何关系,如果他们希望这样的话。结果,相对温和的奥巴马赢了,但美俄关系未能回暖。基斯利亚克在华盛顿这些年有多难,只有他和同他打交道的美国人最清楚。

美国外交圈对基斯利亚克的看法比较复杂,一方面认为他是绝对代表俄罗斯利益的鹰派人物,低调却作风强硬;另一方面,尽管是个难以对付的谈判高手,但他总是一个能打交道的人,在最糟糕的时候也没有关上沟通的渠道。

在莫斯科看来,基斯利亚克显然干得不错。当下的美俄关系史所未见,最高领导人希望交好,美国政治圈和民意却死不同意,身处困境,还必须顶住压力,力导两国关系回暖,基斯利亚克必须拿捏精当、谨小慎微,尤其不能出错,否则会致命。

至于他的受命回国,如果得以确认,倒是透出莫斯科的外交盘算,在白宫面临强大压力时,消除一个燃火点,这对避免事态激化有好处,美俄首脑会晤在即,双方都在考虑如何转圜。就基斯利亚克而言,在这个年纪也是荣归。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