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破选拔任用干部的困局
尊敬的习主席钧鉴:
前不久,我与深圳盐田港集团李群先生作湖南永州之行,所到之处听到了百姓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英明决策的赞许声,看到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好形势,看到了中央肃贪惩腐的坚强决心、高效行动和显著成果,还看到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在好转。闲谈中,大家较多地提到了党政干部的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对以往此方面的现实状况表达出特别的关注,有肯定,有忧虑,还有期待,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现将这些听到的声音及个人想法集于一处,不知能否归属为“民意”,姑妄呈报,谨候批评。
中国共产党在建政前后,一贯坚持党要管党、党要管干的组织原则和方针,并根据各个时期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强化和完善培养、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标准、原则和法规,以确保党政干部队伍的素质和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党员干部坚守信仰,牢记宗旨,遵章守纪,尽职尽责。但是,也让党和人民痛心的看到,党内腐败严重存在,而且呈蔓延恶化势头。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甚至买官卖官就是较为突出的现象。据说落马的前深圳市长许宗衡的官位就是用重金买来的。买是一种投入,投入为了收益。一旦官位到手,大权在握后,必然回收成本和暴敛红利。当官场不幸变成了商场时,不法官员无不是名符其实的官商,除了经济领域的权钱交易,卖官是风险最低进账最丰的生意。地方上每逢机构改革和人代、党代会换届,有人便视为水浑之时,不误这买卖官帽的黄金机会,交易火爆。其中各顶官帽“含金量”决定多少成交价,已是公开的秘密。此道到了心照不宣见怪不怪的程度时,自然会有衡阳式大规模贿选发生。因为当上代表是当官的必要资格,买代表实际上是为买官铺路。买官卖官和贿选之风盛行,直接破坏了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覆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滋生并繁殖党政内外腐败,要是形成大气候,必然导致执政和社会危机。
事出有因,水流有源。分析买官卖官的原因,以我们普通百姓的浅见,似乎有以下几点。一是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机制存在不足。长期以来,国家部门和地方党政长官只有组织自信而欠缺下层基础。陌生的书记均由上级委任,省市区县长往往是异地调派,先当后选,由人大会追认通过。这样,在上下不了解不透明的情形下,组建调整机构时难免有失误,为一些怀有权力野心人提供了机会,也为卖官具备了可能。二是主要领导干部异动频率过高,履新不过二三年,来去匆匆,无非急功近利。根据习惯做法,事功政绩是考核领导干部优劣和升迁沉浮的重要依据,为了作为和上进,他们在有限的任期内短期行为产生的形象工程、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外,还能速效发现、培养投机分子,带菌操作、有病提拔或突击卖官便顺理成章。三是历代遗传的官本观念以现代形式存在,现行的官位诱惑力太大。权力万能让许多人认为如今是拼爹即权势较量的时代。政策为官员们设计了堂皇的特权、福利、机遇甚至免责的理由,即使是一般官员,有的45岁即可离岗退养豪吃15年空饷。至于权力寻租的空间更是无可限量。四是在选拔任用人才中,一般不缺长官意志和一言堂的做法。个人好恶决定一位候选人的上下取舍,党内民主、群众意愿及规定程序成了虚设。如此为买官卖官之风盛行大开方便之门,让溜须拍马、跑官弄权之徒轻易得逞,因为一把手一言定乾坤。为了达到私利,唯一把手声音是听,国家的前程民生的明天无思忧不闻不管,因而腐败成家族式、帮派式、集团式发生。
要遏制用人提干中的腐败现象,必须严格遵守中共中央最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按其中的原则和纪律办事,哪会有买官卖官的市场?其实,最有效的举措莫过深入永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后建议,决定领导干部的调整要按比例开,领导的意见为20%,成绩考评10%,老百姓意见为70%,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让百姓监督权力、监督干部,体现民意,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恭祝万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