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3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招清华北大?教师招聘须避免名校崇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0:0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圳频频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流量担当。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近日发布的2020届毕业生拟聘名单中,20个录取者有19人毕业自清华北大,其中13人为清华北大本硕连读,另外1人为北师大本硕连读。也就是说,20人均为硕士以上学历,且几乎都是毕业于中国最好的两所综合性大学。事实上,早在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之前,深圳中学今年录用的28名教师中毕业于清华北大的也有15人。

就在今年9月,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宣布拟招聘公办中小学在编教师约400人,其中本科生年薪26万+、研究生年薪28万+,全日制博士33万+并奖励20万。此外,若应聘成功,另有“事业单位正式编制、落户深圳、全年带薪休假165天+”。

深圳市教育系统“有钱、任性”的背后,是深圳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教育资源之间的严重不匹配。就经济发展来说,深圳已经是一线城市,但是从基础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来看,深圳却和同类型的大城市相去甚远。为此,深圳正在大力推进普惠幼儿园、新增和扩建中小学,以及建设“高中城”,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优质学位需求。

所以,深圳各区、各中学频频向全国乃至全球招聘优秀教师,动辄三五十万元年薪,既可以看作是教育领域的“深圳速度”,也可以看作是深圳对优质教师的极度渴求。不得不承认,在出台政策的魄力方面,深圳效率极高,深圳的学校也敢为天下先。

不过,回到此次几乎只招清华北大毕业生的深圳市南山外国语(集团)高级中学,固然要承认这所高中非常惜才,但如果只是为了刻意追求中国顶级大学清华北大的牌子,而忽略了所招聘教师对教育教学本身的能力和热情,对于学生来说就未必是一件好事了。从教育的本质出发,高考考得好、名牌大学毕业,并不绝对确保一个人可以成为优秀教师。

几乎清一色的清华北大,可能是校方在招聘中主动为之,非清华北大不招;也可能只是巧合,刚好该校属意的人才都出自清华北大。有舆论认为,该校有借助招聘来进行学校营销的嫌疑,毕竟,在社会和家长心目中,清华北大是自带流量的,通过招聘清一色的清华北大毕业生,无异于蹭了清华北大两所顶级大学一次热度。对此,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通过官微表示,引进来自顶尖名校的优秀毕业生,不是因为“北大”“清华”的光环,更因为这些老师都有扎实的学科背景,兼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及教育情怀,可以给予学生更高端的学术引领。

舆论关注的焦点,除了校方招聘时是否只看清华北大的招牌,还有这些清华北大毕业的天之骄子,能否安心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曾任华南师大附中校长的吴颖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才流失有多种可能,这些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来到深圳后,可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更高的待遇,找到真正的用武之地,也有可能因为对基础教育了解不足,满腔热情来了学校之后发现并不擅长,在一些重复劳动中遇到困难而打退堂鼓。

不管是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还是其他有远大抱负的学校,都必须明白,教育发展和经济建设区别甚大,因为教育需要耐心,不能快进,不能简单复制,需要连接心灵。以高薪、高福利来吸引优秀人才,这一点没错,但要避免迷失在对名校毕业生的盲目崇拜中,尊重教育规律,关注师生的内心,是办好教育同样重要的前提条件。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