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3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子弹试验逸事 | 罗布泊真有国民党残军吗?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3 10:30: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前,和徐焰、卢勇两位军中宿将一起做《讲武堂》节目,谈起我国早期进行早期核试验的情况,特别谈到了马兰基地的选址工作,不觉想起一些相关的逸事。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两弹起步阶段,苏联曾经对我国的原子弹事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到1958年,苏联援助的一座科研性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都已经投入运转,而未来原子弹试验基地的选址工作也在同一时间展开,最终选定的地点便是后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所在地,位于罗布泊的马兰基地。

现在网上有些关于原子弹试验场选址的故事说得神乎其神,比如说罗布泊有异型生物,把原子弹试验选在当地也是为了消灭这些怪物;也有说当地是个天然的八卦阵迷宫,探路的时候我方人员误入迷宫,险象环生,迷失方向后险些丧生;或者说试验前夕发现当地有国民党残军,被解放军指战员连打带抓,帮助他们保全了性命……

说罗布泊有异型生物的,明显是《鬼吹灯》看多了,当地除了野骆驼几乎没有较大型的动物。要说人员迷失方向倒是很真实,当地的雅丹地貌也有几分迷宫的感觉。


2016年,在罗布泊附近发现了核试验时代失踪人员,四川巴中人李中华的遗骸,推测便是迷失方向之后最终力竭而葬身戈壁的





李中华留下的防风眼镜——尽管他的所属单位没有最后认定,但这种防风镜是马兰基地人员的标准装备,推测这位抗美援朝老兵有可能是属于基地的建设者之一。罗布泊是无人区,当时在这里因为迷路而牺牲的人员不在少数,直到1996年,著名探险家余纯顺也是在这里不幸丧生的。

而所谓国民党残军,倒也有人提起过。

在采访原北京市铁路公安分局政法委书记老吕时,得知他当年便是马兰基地的保卫工作人员之一,当时对他们反复强调的警戒重点之一便是国民党残军。他们所要防范的国民党残军,确切地说,指的是马步芳麾下的西北马家军余部。

马步芳,甘肃临夏人,曾任国民政府青海省主席,是著名的“西北五马”之一。他在内战中以反共著称,所部马家军凶残顽固,颇有战斗力。他出名是出在和红军西路军的战斗上,当时曾给红军造成重大杀伤,数万西路军最后全军覆没,马步芳便是罪魁之一。前些年有一部电影《惊沙》,描述的便是这一战。


据守临泽作最后殊死战的西路军战士


《惊沙》中塑造得十分成功的马步芳(窃曰几乎比剧中所有演绎的红军人物都成功)



西路军最后余部退到新疆当时是友军的盛世才处,他们走过的路线就在马兰基地的差不多正北方,而罗布泊所在地东侧正是马步芳的老巢青海。不过,马步芳和他的马家军横行西北,那是红军时代的事情了,到了核试验的时代,都过去20年了,这里还会有马家军的残军吗?

其实马步芳到1949年遇上解放军的时候也曾经拼命一搏,他在兰州和彭德怀掰过一回腕子,结果一败涂地。这是因为他的马家军全靠骑兵机动和宗教狂热,在兰州打防御战算是自断四蹄,机动谈不上了,而一时的狂热绝敌不过同样坚定而且已经具有绝对优势火力和兵力的解放军。

解放军兰州战役打先锋的189师师长蔡长元本人就是西路军余脉,打起来一心复仇,状如疯虎,这一仗彻底打断了马家军的脊梁骨——因为西路军的过节,毛泽东亲自制定的给马步芳部的政策是只允许无条件投降,根本不接受“起义”或“投诚”,而蔡师长更进一步,什么无条件投降,老子连俘虏缴获都不要,你死我活,只要斩尽杀绝!

| 罗布泊真有国民党残军吗?" title="原子弹试验逸事 | 罗布泊真有国民党残军吗?" style="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list-style: none; text-align: center;">
文质彬彬的蔡长元其实是一员悍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时候奉命断后,横刀立马打得李奇微抱鞍吐血,带着“范弗利特弹药量”的十万大军就是打不过铁原阻击线,打马步芳,只能说是牛刀小试



| 罗布泊真有国民党残军吗?" title="原子弹试验逸事 | 罗布泊真有国民党残军吗?" style="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list-style: none; text-align: center;">
惨遭马步芳军屠杀的西路军红军战俘



有这样的深仇大恨,解放军打马步芳是不需要动员的。兰州一战,马家军三万主力几乎全军覆没,马步芳心胆俱裂,再不敢一战,连老巢西宁也不敢再守,直接带了几个亲信坐飞机逃跑,后来客死沙特阿拉伯。

然而,他这一逃,也带来了极大隐患——马家军残部群龙无首,纷纷投降。虽然我军当时采取了士兵一个不留全部遣散,军官成建制学习的瓦解手段,但马家军保存下来的骨干中确有若干死硬分子,如原190师师长马振武、骑8旅长马英等,竟利用我军宽大政策和部分青海部队赴新疆平叛之际,于1950年、1951年以“保族保教”名义先后发动“五八”“四二”等一系列叛乱。

老吕在马兰基地接受的教育中,有马步芳逃走前曾下令部队解散混入牧民,战马化为耕马,以图东山再起的内容。这是与历史相吻合的,马步芳在出逃前,确曾指示部将赵遂、谭呈祥(均参与叛乱,曾计划在1952年8月用爆炸方法暗杀我驻军将领,袭占西宁,被审判后镇压,不是冤假错案)等人:“要把重武器毁掉,选一批亲信潜往牧区,余携枪马各自回家。武器埋地下,以战马作耕马,变士兵为便衣,以保存实力,待机而动,不能投降。”

而也正是有这样的基础,使马家军残部的暴乱异常凶险,直到1953年5月底,最后一支由马步芳部原82军少将参议马元祥为首的叛军才在拉加寺东南被消灭,马元祥被击毙(尚有其副司令马得福等七人漏网)。此时,距离1954年10月,毛泽东主席和赫鲁晓夫在北京会谈,提出我们要搞一点原子弹的时间,仅差一年多一点。

罗布泊试验场的选址,与马家军最后的叛乱被镇压,所距不过几年时间,当然要警惕有残匪的活动了。

| 罗布泊真有国民党残军吗?" title="原子弹试验逸事 | 罗布泊真有国民党残军吗?" style="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list-style: none; text-align: center;">
1959年的罗布泊,虽然很浅,但仍有大片水面



而罗布泊地区,当时还有水源,会不会有国民党残军或者叛军逃入,在这里潜伏下来呢?这样的传说曾经被说得惟妙惟肖,甚至说有残军一直潜伏到1964年原子弹爆炸前。但这些传说没有得到任何一份正式文献的证实。

六十年代马兰基地的工作人员曾在罗布泊发现一具干尸,经确认是一名当年剿匪部队失踪的战士,说明确曾有剿匪部队深入过罗布泊一带。据记载,1950年7月,新疆叛匪乌拉孜拜一部哈力伯克带部分残军越天山逃跑,曾经穿过罗布泊,沿途渴毙大半,残余人员抵达铁木里克与胡赛音部会合,这支部队在敦煌至若羌的途中还曾经袭击解放军地方工作组,剿匪部队可能就是这时候追击他们进入罗布泊的。

我曾经采访过老吕等多名在当地工作过的老人,问他们真的遇到过残匪吗?

所有的回答都是否定的,至少我所采访的范围,在罗布泊工作过的人没有一个遇到过国民党残军或土匪。

其原因,一方面是当地的自然条件极为严酷,昼夜温差极大,连余纯顺这样的探险家也适应不了。罗布泊五十年代虽然有水,但因上游用水增加,汇入减少,和三四十年代相比水质已经大大劣化。由于没有出口,当时罗布泊的水质是富含钾盐的咸水,人类根本不能食用,几十年前还曾经生活在这里的罗布人早已迁移。如果没有足够的后勤支援和水处理设备,五十年代罗布泊一带根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另一方面,马步芳统治时期对周围的藏区部落十分残暴,双方有着血海深仇,因此其叛匪战败失势时,立即遭到当地牧民和地方力量猛烈的攻击,尤其逃往罗布泊方向的同德、同仁、果洛等地,是马步芳军当年搞过大屠杀的地方,这使得叛军不会选择向这个方向逃亡。

罗布泊最后应该是在1972年彻底干涸的,那之前,由于环境逐渐恶化,到1962年这里连野生动物都基本绝迹,所以,所谓国民党残军一直在马兰基地附近活动到原子弹爆炸活动前夕,应该仅仅是一个传说而已。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