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4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人!凤阳这个13岁的少年为重病哥哥勇捐骨髓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10:59: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骨肉亲情,血脉相连。当患有重病的哥哥面临死神挑战时,勇敢的弟弟挺身而出,捐献骨髓,挽救了哥哥的生命。这位弟弟就是凤阳县黄湾乡梨园村的少年陈昌府。
陈昌府接受采访
陈昌府2003年出生,与年长1岁的哥哥政政(化名)一块儿上学,一块儿玩耍,兄弟俩感情深厚。
2014年12月,政政经常感觉牙疼,脸也有些肿,经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政政患的是弥漫性淋巴瘤。拿到诊断书,父亲陈凤栋、母亲许正芹感觉像天塌下来一般,小昌府和姐姐也时刻为政政担心。
为了给政政治病,家里值钱的东西全卖了,还向亲戚朋友东挪东借,凑了50多万元。经过一年多时间共16个疗程的化疗,政政的病始终不见好转。
后来政政转到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医生说,从病情来看,治好的希望很渺茫,除非进行骨髓移植。“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能放弃。”许正芹说。
从哪儿寻找骨髓供体呢?医生说,可以从兄弟姐妹中寻找供髓者。许正芹心里矛盾极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她既希望政政的病能治好,又担心捐骨髓影响捐献孩子的健康。陈凤栋看出了许正芹的心思,说:“我来征求一下姐弟俩的意见。”听说抽取骨髓能救亲人的命,两个孩子二话没说,都争着捐献骨髓。小昌府坚定地说:“只要能救我哥的命,让我做什么都行!”经过检测,姐姐骨髓配型不成功,小昌府骨髓配型成功了。捐献骨髓的准备期,小昌府很高兴,他为能救哥哥而高兴。
陈昌府与哥哥
2016年8月,烈日炙烤着大地,知了在浓密的树阴中“知知”地叫着。在医院,小昌府做好了捐献骨髓的一切准备。
8月12日,是兄弟俩做骨髓移植手术的日子。在小昌府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许正芹的心像刀割一般,她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妈妈,医生说我没事的,做了骨髓移植,哥哥很快就会好的。”小昌府向妈妈摆摆手,微笑着说。
手术很顺利,小昌府的6小瓶骨髓输到了哥哥的体内。很快,政政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不久就转到了康复病房进行治疗。那段时间,小昌府跟着父母一直陪护在哥哥的身边。
8月底,小昌府上学的日子到了,这下可愁坏了许正芹:“政政还要治疗,昌府姐姐要上大学,昌府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去世了。家里四壁空空,让昌府一个人在家上学实在不放心。”
小昌府看出了母亲的忧虑,他说:“妈妈,我一个人在家里上学可以的,你放心好了。”
陈昌府回家后,一个人扛起了生活的担子,烧锅做饭、洗衣服都是自己动手,每天还要骑着车子到几里路以外的学校读书。
11月30日,记者在黄湾中学见到陈昌府,他已经读八年级了,现在,他学习之余仍然帮助妈妈做些家务,陪着哥哥聊天。问起当时捐献骨髓有什么感想,他腼腆地说:“我是哥哥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当时我一心想救哥哥,其他也没有多想。”
陈昌府在家学习
在陈昌府家,政政身体正在康复,一切指标和身体状况都很好。许正芹说:“政政能有今天,除了昌府的付出,还多亏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
做骨髓移植手术和治疗,前后共花了100多万元,这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县、乡政府将他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帮助他家通过新农合、大病救助等方式减轻了很多负担。
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县委书记、县长徐广友听说他家的遭遇后,专程到他家看望,要求县、乡干部做好帮扶工作,并赞扬昌府兄弟情深,说小小的陈昌府勇敢、懂事、重情,这种孝老爱亲的精神应该弘扬、值得学习。
黄湾乡中小学发动师生捐款,社会各界人士也积极伸出援助之手。黄湾中心小学老师们得知政政康复较好,渴望继续读书,近日还送去了课本,并打算帮助孩子补习落下的功课。
许正芹和陈凤栋都说,虽然家里还欠着巨额外债,但是在这样的好时代,有党和国家以及好心人的关怀,他们一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黄湾乡中心小学向病愈的哥哥送书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