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3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情感大号骗粉丝“入坑”P2P,还有节操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20:5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有媒体报道,情感大V“故姐”从2018年11月以来,在推文中植入四款理财APP的广告,一边兜售情感鸡汤,一边允诺高收益回报,不少粉丝将钱投了进去。可仅一个多月,这四款产品就像人间蒸发一般,陆续出现系统瘫痪情况,无法正常打开。

这年头,“影响力变现”是很多自媒体大号的生存途径。就情感领域的大号“故姐”而言,拥有90万粉丝,日榜排名一度高过情感大V咪蒙,分分钟就能搞出一篇10W+的爆款文章……这些让其颇具社会影响力,甚至能“登高一呼,应者如云”。

影响力不仅是变现筹码,还意味着责任。可包括“故姐”在内的有些头部大号却堪称“无知者无畏”,有些公号推送的理财APP广告链接,年化率从365%到1664%不等,被网友戏称为“贩毒式理财”。稍微用脑子想想就该明白,除了贩毒、抢劫,这做什么生意,年化率能达到1664%?

说到底,有些钱,不能赚。有些苦心经营多年、靠内容积攒起大量粉丝的大号,如今居然到了靠推荐理财骗局为生的地步,这看似掏空的是粉丝的钱包,实则掏空自身的信誉。

“故姐”公号的法人曾在受访时说,在内容为王的时代,自媒体的传播势头和盈利浪潮已显露颓势,触及天花板后,我们想的不应该是怎么在最后赚一笔,而是如何让新事物取代旧事物,重新唤醒粉丝的活力。可现实就是如此反讽:他们就是在天花板上捞最后一笔。

任何商业模式在经历了最初的风口后,都可能遭遇瓶颈期或转型期,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坚守底线。直接撕掉往昔情感大号的温柔面纱,把粉丝当韭菜割,吃相未免太难看。

“把我们都给坑了,删除文章就完了?”粉丝的声讨,无疑指出了部分现实问题。对这类骗粉丝“入坑”P2P的做法,显然不是删稿就能了结的,这些助纣为虐的发布平台该担何责,显然需要监管层面以及时亮剑之举作出回应,以儆效尤。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