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32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宋崛起的天赐良机,却被一个任性的官二代葬送

[复制链接]

6889

主题

6889

帖子

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645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7 10: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宋王朝辉煌的政治文明历史里,唯独憋屈的,就是军事。开国就碰上辽国,中期碰上西夏,都是打到头破血流后,咬牙花钱买太平。待到更狠的金国崛起,却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直接被人一击打穿,凶残横扫半壁河山。一场靖康之耻,简直憋屈到痛。

但对这憋屈历史,好些后人却深表同情:不是宋军不能打,实在是背的锅太重。五代军阀石敬瑭轻松一跪,幽云十六州打包送了辽国。接下来的北宋就悲剧了,战略要地和战马产地全丢。这就好比打架时手里没家伙,还被抄家伙的对手抢了好位置。待到西夏也崛起,更是被两大强邻夹到了死角,时不时被猛锤。就这样还能扛一百多年,确实不容易!

可这么个大锅,北宋真的就没办法翻?

办法不是没有,而且北宋的君臣们也早懂:有一个说起来很简单的办法,只要北宋办得到,不但能轻松甩锅,而且战局满盘皆活。如此美的办法,只是做起来比较难——灭西夏!

一:大宋最佳机会降临

为什么必须先灭西夏?因为西夏这个坑,足以和丢幽云十六州“媲美”。

自从宋仁宗年间,在北宋一群短视文臣的糊涂折腾下,西夏国主李元昊逮住机会,果断扯旗自立。北宋的国防就悲催了:陆上丝绸之路彻底丢掉,经济大损失不说,缺马的宋军更断了战马来源。好比一只铁手,从侧面卡住北宋的脖子。“老兄弟”辽国更趁火打劫,宋夏一开战他就讹钱,害的北宋花钱打完仗,还得忍痛朝辽国掏腰包,雪上加霜好多次。

但反过来说,只要北宋拿下了西夏,河西走廊财源滚滚而来。宋军更可获得优良战马。经济军事大补血。倘若北宋要收复幽云十六州,踩住西夏更是踏上跳板,战斗进程将轻松方便。曾经憋屈无比的北宋,必然就像一个打通任督二脉的高手一般,上演华丽变身的热血场面!

西夏,就是北宋军事路上,一个艰难却又十分关键的门坎。只要闯过,雄视天下的未来,就将向大宋热情招手!

可要闯过这门坎,对北宋来说真叫难。西夏军队的战斗力,常年凶悍的出名。国土地势险要,一旦进攻战线就将漫长,不但后勤补给压力大,没有强大骑兵更是根本打不动,所以说这就是个难啃的硬骨头。因而虽说道理都知道,但长期以来,北宋也不敢下这个决心!

直到治平四年(1067),十九岁的宋神宗赵顼登基。这位忍够了北宋憋屈场面的青年皇帝,也立刻下定了这个决心:西夏,大宋必须啃掉!

下了这大决心,接下来就是大行动,启用政治家王安石,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全面铺开。曾经孱弱无比的宋军,经过一番手腕强硬的折腾,十来年的时间就来了一场大升级。特别是最精锐的西军,有着训练有素的士兵,高效独立的指挥系统,甚至还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不惜血本打造了足以争锋辽夏的骑兵军团。好似新出炉的青锋宝剑,锋芒直指西夏。

宋神宗的攻势,更是源源不断打出。之前还常嚣张挑衅的西夏,没几年就落到被动挨打的境地!而到了元丰四年(1081),天赐良机更摆在眼前:西夏爆发内讧,夏惠宗被母亲梁太后囚禁,内部一塌糊涂。宋神宗也果断拍板:此时不啃更待何时?五路大军伐夏。

北宋历史上著名的“元丰五路伐夏”战役,就这样轰轰烈烈上马,动用四十万作战部队,如果算上配合作战的后勤民夫,总人员数更接近百万。这是自北宋开国以来,大宋王朝规模最大的对外远征。王安石变法十四年间的所有军事家底,更是一次性砸出。这是大宋赌国运一战!

既然赌国运,五路作战部队,更是毫不含糊:李宪出熙河路,种谔出鄜延路,刘昌祚出泾原路,高遵裕出环庆路,王中正出河东路,全是赫赫有名的精兵猛将,带着北宋此时最敢打硬仗的铁血部队,照着严丝合缝的战略计划,朝着西夏隆隆碾压过来!

如此倾国一战,各路部队表现果然出彩,好比一拨拨连环组合拳,把素来自诩英勇善战的西夏军,连番揍的鼻青脸肿,兰州米脂夏州等西夏战略要地,全数被宋军打包收走。但其中给了西夏近乎致命一拳的,却还是环庆路的刘昌祚。

这位刘昌祚将军,身为宋军烈士子弟,更是北宋出名的武力强人。一身精湛的武艺,在出使辽国时就曾把辽国君臣吓坏。同时他也是个出名的老实人,从来只知浴血奋战,从不计个人得失。这次刚出征就碰上了坑爹友军,本该与他汇合的环庆路高遵裕部磨磨蹭蹭,却叫刘昌祚落了单。

但刘昌祚却丝毫不惧,只带了五万人就扑了进去。一场清水河大战,五万宋军将十万西夏军,一口气追杀二十里,把西夏宰相梁乙埋杀的全军覆没,大宋的剑尖更直抵西夏国都灵州城下!拿下西夏都城甚至灭亡西夏,胜利就在眼前!

可就在这历史性的时刻,败事的人终于姗姗来了:刘昌祚的“友军”,环庆路统帅高遵裕!

二:葬送北宋战局的官二代

此次北宋五路伐夏,要论哪一路统帅的名号,最为如雷贯耳?必须高遵裕——家世太有名!

这位将军的亲爷爷,就是北宋开国功臣,亦是抗辽大英雄高琼,就是那位澶州之战上,护卫着宋真宗登上城楼,激得宋军士气大振的高琼将军。仗着这么牛气的家世,投身军界的高遵裕,不但混的顺风顺水,更惯出了心高气傲的毛病。这次五路伐夏,五位统帅里,属他能力最差,特别是比起刘昌祚,除了生的比刘昌祚好,其他都比刘昌祚差的远。可北宋王朝依然给他个坑爹任命:高遵裕节制刘昌祚,也就是说,刘昌祚属于高遵裕的下属!

这命令放北宋年间,其实也不算坑爹。都说北宋重文轻武,其实跟论资排辈的毛病比起来,重文轻武真是个浮云。做军人的再能打,都不如摊上个好爹好爷爷。功臣子弟在大战中担任要职,早就是正常现象。

但放在高遵裕身上,这事就真坑爹了,其实此君在北宋的勋贵家族里,还属于比较优秀的一位,而且和宋神宗关系更不一般,他的亲侄女就是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典型实在亲戚。但当初刚任命高遵裕时,高太后就立刻急眼了,赶紧去拦宋神宗:我这个大爷高遵裕我太了解了,别看有点才,但是气量特别小,你用了他肯定坏大事。可宋神宗却没当回事。万没想到,他没当回事,就坏了大事。

结果,上了宋夏战场的高遵裕,分分钟就现了眼。先是行军路上管理无方,部队慢慢腾腾,没赶上清水河大战,却歪打正着,正好成就了部下刘昌祚以少胜多的酣畅妙笔。好在紧赶慢赶,总算是在刘昌祚兵临灵州时一起会师。这下该同心协力打灵州了?没想到正如高太后预言,见过刘昌祚精彩表演的高遵裕,却是妒忌心大起,见面就冲着刘昌祚一顿数落,把刘昌祚骂的狗血喷头不说,还顺手剥夺了刘昌祚的指挥权。接下来你歇着,看我打灵州!

搞笑的是,别看高遵裕行军慢,抢功劳可不慢。修理完刘昌祚之后,又在奏折里大笔一挥,把刘昌祚的战功全归了自己,写奏折报给宋神宗,宋神宗在皇宫里看的乐开花,但他绝想不到,一场坑爹大祸就要上演!

这以后,高遵裕的表演时间,确切说现眼时间正式上演,他的环庆军摆开阵势,朝着残兵败将的西夏都城灵州展开疯狂猛攻,却因为在他折腾下,攻城最佳时机已经失去。接着他又瞎指挥,哪里难攻朝哪攻,竟是碰的头破血流。打的急红眼时,高遵裕干脆在城外狂喊“你们怎么还不投降”,倒叫西夏人看了笑话!

同样现眼的是,被高遵裕修理后的刘昌祚,却是不计前嫌,替高遵裕干起了打援累活,多次痛击西夏援军,这才使高遵裕能放心攻城。可更叫高遵裕深感羞辱的是,自己打的灰头土脸,刘昌祚打援节节胜利,反而缴获了大批战利品。老实人刘昌祚倒是不记仇,还特意给高遵裕送来物资。可没想到小心眼的高遵裕彻底发飙了,竟说刘昌祚这是羞辱他,差点把刘昌祚拖出去砍了。再老实的人,这窝囊气也受不了,刘昌祚事后就一气病倒。

师老兵疲的宋军,就在这场高遵裕一厢情愿的内耗里,给折腾到了刀口上。

宋军围攻灵州十八天后,瞅准机会的西夏终于出招了。夏军硬是掘开了黄河大坝,汹涌黄河水淹没了猝不及防的宋军。然后西夏军全线反扑,高遵裕顿时腿软了。眼看他和他高傲的环庆军就要覆灭,却是病中的刘昌祚再次站出来,在滔滔黄河水中率领部队浴血奋战,硬是再次顶住了西夏军的疯狂反扑,保住了部队全身而退。

但是,整个北宋历史上,北宋王朝最接近灭亡西夏,拿下河西走廊的机会,却被这宋神宗一厢情愿任命的官二代高遵裕,一顿任性折腾彻底葬送。赌国运的一战,严丝合缝的机会,却毁在了一次错误的用人。此情此景,好比一句老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更叫人无语的,却是北宋此后的处理,闯了大祸的高遵裕,只是被轻轻责罚,倒是一直劳苦功高的刘昌祚背了黑锅,被高遵裕扣上了全部罪责,默默贬官而去。坑爹用人不可怕,连追责都如此坑爹。北宋没拿下西夏,看似意外,其实真正常!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