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观察者网 齐倩】 眼下,中美两国在各个领域展开持续竞争,特别在高端科研方面,中国迅猛发展,大有全面赶超美国之势。这让谷歌公司前首席执行官、Alphabet公司前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不得不有所反思。 10月30日,施密特及其人工智能(AI)团队成员Selina Xu在美国《大西洋月刊》刊发署名文章称,美西方需要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在短短几十年内,中国如何从“技术落后国家”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文章称,如果美国仅专注于削弱对手,将面临停滞风险,因为中国已经有能力向世界提供比美国更具吸引力的未来愿景。他们呼吁,美国应思考如何在未来产业保持创新和领导力。 文章提到,1896年,李鸿章首次抵达美国。当时的中国尚未完成工业革命,前一年刚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惨败,痛苦觉醒自身落后。李鸿章被纽约的高楼大厦所震撼,称“从未见过此类建筑”。 如今,到访中国的外国人常感“未来冲击”,惊叹于中国各大城市的摩天大楼、高铁、巨型桥梁,以及无处不在的电动车、超级应用程序和三折叠智能手机。 
 1896年,李鸿章乘马车抵达位于美国纽约的酒店 视觉中国 是的,现在的中国已今非昔比,发展成为创新强国。 数据显示,中国占全球AI专利授权的70%、清洁能源技术专利申请的75%、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专利授权的41%,并在聚变技术专利申请上领先世界。据《自然指数》,全球前10研究机构中8个在中国。 近年来,无人驾驶出租车、机器人、天宫空间站、全球最大水电站等全球领先高新科技在中国不断涌现。中国是全球顶级制造商和出口国,生产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电动车、五分之四太阳能组件和电池单元、约60%风力涡轮机,并加工绝大多数稀土矿产——这对芯片和战斗机等技术至关重要。 “去年7月,我们到访中国时,在街头就感受到中国向未来跃进的强烈渴望。”文章写道。 施密特随后提到,自己在中国时对小米、华为、阿里巴巴、小鹏汽车等中企印象深刻。 他举例称,当时,他参观小米商店如同迈进高科技超市,电动汽车、智能手机、平板和智能家电等商品一应俱全。他说,小米的成功反映许多中国科技公司的独特优势:自建硬件,以及中国现成供应商、基础设施和技术专长。这些优势还体现在华为、阿里巴巴、小鹏等企业上。 
 今年7月,施密特(右)在上海参加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文章认为,中国国内各行各业竞争激烈。竞争虽有弊端,但鼓励中国公司差异化,并多元化科技部门。 例如,在AI领域,DeepSeek等领先提升AI模型技术架构效率,大幅降本;许多初创企业专注具身AI互动现实世界;还有企业专攻AI部门应用;研究机构专注于探索神经网络替代,包括仅需少量数据推理的认知架构。同时,中国AI领域开源理念活跃,促使公司和地方政府加快AI应用。 施密特表示,竞争同样推动创新。比如,15年前,深圳华强北以前与“山寨”紧密相关;如今,随着中国公司涌现创新,华强北已与“山寨”一词无关。 文章进一步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为外国公司投资和设厂敞开大门。在学习美西方国家多年后,中国已然成长为“冷战后美国最强大技术对手”。 从中国发展中,美国可以学到什么?施密特在文章中建议道,美国国内竞争不如中国,但可借鉴中国AI和技术的多元化方法,包括将现有AI整合传统和新兴产业,鼓励AI创新和应用,以及承诺保持开放,与想用美国技术的国家合作。 他总结称,美国可受益于中国公司的硬件制造专长。但若想重振制造业,美国应加倍擅长领域:支持科学研究、欢迎最佳海外人才的移民政策、减少监管障碍。 “对美国来说,与中国保持竞争的同时,在特定领域展开更多合作有益,”文章称,若美国想复兴并扩展制造业,尤其电池、汽车零件和可再生能源,应允许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这将允许中企培训美国工人、创造就业,并重振美国先进制造。 最后,文章总结道:“若美国继续屈从傲慢或敌意,看不得中国做得好,美国可能成为更封闭、保护主义国家,困于昂贵的美国制造、高电价及衰退的大学。届时,我们可能不再是全球卓越超级大国。” | 
 
据《纽约时报》、半岛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0月28日,巴西
 
10月27日,微信公众号“宁波民政”发文宣布,浙江宁波市民政部门
 
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见习记者 毕若雪河南郑州中牟县失联超80个小时
 
据新华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10月29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苏丹北达
 
10月30日,益阳一饭店举办离婚宴引发关注。10月29日,网友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