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微言网 首页 新闻 新闻 查看内容

农业农村部,成立一个新机构

2025-10-13 09:59| 发布者: 微言网编辑部| 查看: 43| 评论: 0

摘要: 撰文 | ‍‍余晖政知君注意到,农业农村部,已成立“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据“微观三农”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成立大会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 ...

撰文 | ‍‍余晖

政知君注意到,农业农村部,已成立“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

据“微观三农”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成立大会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出席并讲话。

韩俊指出,要“深刻认识组建农田中心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全方位强化监管力量、健全监管体系,全力服务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等重点任务”。

这一中心的成立,意在保护耕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粮食需求和资源禀赋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加之面临的外部环境趋于复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工作,要求“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

近年来,无论是清理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还是整治乱占耕地建房和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背后都有同一个主题——“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了2800万亩。

保耕地,要保数量,更要提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就是一个重要抓手。

高标准农田是“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风能挡”的农田。作为“耕地中的精华”,高标准农田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高标准农田的“高”,体现在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等方面。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使用了“高标准农田”的概念,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推行过多轮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底,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为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多年稳产丰收提供了重要支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部长通道”上,韩俊说,今年再建8000万亩左右高标准农田,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工程质量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生命线。

近些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有个别地方存在问题,一些地方存在“数字造田”、违规施肥、乱修田间道等乱象。此外,高标准农田在建成后,管护仍需加强。长期以来,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散管理、投入不足,导致“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突出。一些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发挥效能时间不长,有的建设质量不过关,有的因灾害等被损毁,还有的被占用,有的没及时整修等。

2024年,农业农村部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一年多来,行动取得积极进展,但存量问题还未见底,增量问题还有发生,监管任务艰巨。7月,农业农村部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全国农田建设现场会,要求要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动真碰硬解决问题。

在此次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成立大会上,韩俊提到,要从项目储备、设计实施、验收管护等全流程加强农田工程质量监督检验,常态化开展农田工程质量抽检,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问题系统性集中整治。

他还提到:

要不断健全耕地质量调查和监测手段,优化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布局,梳理好运用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完善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制度,分区域、有重点推进黑土地保护、酸化耕地治理、盐碱耕地改造。

要建立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的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完善补充耕地后续培肥管护、再评价机制,加强补充耕地质量抽检监督,确保“占优补优”,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viewthread_share_to!: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最新评论

文热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