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晚,中国国防部网站发布的一条“加拿大舰载直升机挑衅答记者问”引发高度关注。这一答问字数并不多,但信息量很大,特别是在近日加拿大军方借西方媒体接连炒作中国军机在南海“危险接近”的背景下。可以说这是直接公布了事实的真相,并对加方啪啪打脸。 针对加拿大国防部发表声明称,加方军用直升机近日在南海遭遇中国军队歼-11战机“拦截”。加防长称,中国战机的“拦截”是“非常不安全的”。 国防部发言人回应称,近日,加拿大“渥太华”号护卫舰先后2架次不明意图的舰载直升机逼近中国西沙领空。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海空兵力依法识别查证、多次喊话警告,但加方直升机不仅拒不回应,还采取超低空飞行等挑衅动作,事后通过媒体大肆渲染炒作,对中方进行指责抹黑。加方此举违反中国国内法及有关国际法,危害中方主权安全,是别有用心的恶意挑衅行径。中方有关应对处置行动专业规范。 从上述回应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四条信息: 一是加拿大的舰载直升机先后两次逼近我西沙领空。这是中国军机对其进行查证、拦截的前提。 二是加方直升机曾做出了“拒不回应、超低空飞行”等一系列挑衅行为。 三是中方没有证实也没有否认外媒之前炒作的“中国战机在南海向加直升机发射照明弹”的说法,只是表示“应对处置行动专业规范”。 四是日前抵近中国西沙领空瞎搅和的加拿大海军护卫舰和前两天与美军舰一起窜航台海的是同一艘。 老刘查了一下公开报道,从时间线来看,加军舰是先在西沙周边挑衅,然后去窜航台海。但从西方媒体报道的时间来看,是先公布的过航台海,后爆料的所谓我军机在南海“危险拦截”加军机。 上述回应可以说是有理有利有节,其中信息量很丰富,很有针对性地揭露了加军方的虚伪嘴脸。 下面老刘就和此前外电渲染的不实内容对应着来说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题为“独家:加拿大海军称,中国喷气式飞机在南海附近向潜艇猎杀直升机发射照明弹”的所谓独家报道宣称,“渥太华”号上的加拿大空军少校罗布·米伦表示,当事直升机当天于“国际水域”上空两次遭遇中国歼-11战机,第二次遭遇时两机距离接近100英尺(约30米)。 对比中加军方提供的信息,可以发现其中有不小的差异,但对照双方的语境,可以还原出一些事件的细节。比如加拿大的舰载直升机当天两次遭遇中国军机,不过,CNN报道援引加拿大军官的说法,当时处于“国际水域”,而中国军方则直接点名是在危险逼近我西沙领空。 据CNN报道,这名加空军军官还表示,加方和其他国家(在抵近中国周边活动时)曾多次看到中国飞机靠近他国固定翼军机,但很少看到对直升机采取这种行动。 为什么中国军机这么对付你,加拿大军机你心中没点数吗? 我们先来看看加拿大国防部是怎么说的。 加拿大国防部长比尔·布莱尔11月3日声称,中国战机10月29日在南海“国际水域”上空,在加拿大一架直升机上空盘旋、发射照明弹,“这些事件使加方机组人员处于危险之中”。 有美国媒体的报道标题为“加拿大抨击中国两周两度不安全拦截飞机”。 法广的标题则是这样的。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4日的答问则直接还原了当时的真相:加拿大直升机,这么对付你是有原因的,因为加拿大舰载直升机: 意图不明逼近西沙 多次喊话拒不回应 超低空域危险飞行 对于前两点的危险之处,不言自明。为什么加方舰载直升机超低空飞行很危险呢? 因为歼-11速度很快,直升机速度慢,甚至会低于歼-11的最小平飞速度,如果直升机超低空飞行甚至悬停,显然不利于歼-11拦截。而且在歼-11进行拦截之初,加方直升机不仅漠视我方警告,甚至有些“你奈我何”的挑衅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歼-11不得不通过相关手段予以警告。 中国军方在回应中强调了一点,“中方有关应对处置行动专业规范”。 中方没有证实也没有否认外媒之前炒作的“中国战机在南海向加直升机发射照明弹”的说法,但国防部发言人发布的拦截细节来看,随着加方直升机挑衅逐渐升级,我军机进行打干扰弹等处置动作也是合情合理的。 说完了加拿大在西沙方向危险逼近的舰载直升机,再来看看搭载这架直升机的加海军“渥太华”号护卫舰。这艘军舰可是近来在中国周边瞎搅和的加主力装备。 它从西沙周边离开之后,马上就加入到了窜航台海的队列之中。 有分析认为,当前加拿大在亚太地区无法做到常态化部署,常态化的兵力部署必须要有基地作为依托。因此加拿大是根据任务进行部署,比如参加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某些军事行动,在参加军事行动之余加方舰机会借机蹭个流量和热点,实施过航台海之类吸引眼球的行动。 在这里我们也要奉劝加拿大政府和加军方,不要误读中方的克制,更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如果不严格约束你们的一线海空兵力行动,出现海空意外事件只能后果自负。 |
美国《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18日援引当地警方消息报道称,一艘约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IT公司Astronomer首席执行官(CEO)安迪·拜
当地时间7月20日,日本举行国会参议院选举投票。当前,执政党应
为严厉打击黑加油点等成品油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
娃哈哈的交接棒仍未被稳稳地传递下去。此时距离宗庆后去世一年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