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就“土地财政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表了重要观点。王小鲁表示,土地改革前,土地不是商品,政府从农民手里征地,然后无偿划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土地有偿出让和住房商品化改革。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 王小鲁认为,按早期设计,住房改革实行双轨制,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保障房,为高收入居民提供商品房,但在实行过程中,保障房受到挤压。土地收入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因此形成了土地财政体制。 王小鲁指出,80年代推进市场化改革,政府放权让利,全口径政府收入1978年占GDP的40%,1995年降到16%以下,市场配置资源占比上升。土地收入自然成为地方政府的补充收入来源。后来各地搞大规模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收入成为政府重要的资金来源。 王小鲁进一步指出,但土地收入规模越来越大。2001年全国土地收入近1300亿元,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10%,2021年高达8.7万亿元,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的78%。全国平均地价20年间上涨16倍,房价也被同步推高。 对于地价、房价上涨,王小鲁认为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 一是城市规模经济的溢出效应带来的城市周边土地升值; 二是城市化快速发展,房地产需求上升,而土地资源有限,拉动了房价地价上涨; 三是货币增长长期大幅度快于经济增长,从2001-2021年实际GDP增长4倍,而M2增长14倍。 |
近日,广东深圳有网友发帖称,费大厨辣椒炒肉一门店招聘服务员,
当地时间3日,伊朗外交部副部长马吉德·塔赫特-拉万希表示,伊朗
7月2日晚,K1373次列车因事故在浙江金华停车3小时。目击者告诉浪
7月2日,广州衷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有人以拍摄杂志封面为由将她
自特朗普1月上任以来,美国政府强硬驱逐非法移民。7月1日,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