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冲突中,阿塞拜疆装备的土耳其TB-2无人机表现亮眼 此次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军事冲突已有数日,战场空间以地面和空中为主,双方大量使用俄系武器装备,抢占战略要冲和交通要道成为争夺焦点。上述特点恰恰与中印边境方向上的军事斗争准备要求有某些相似之处。 亚阿冲突看似与我们无关,但就军事研究而言,至少有几点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一是无人机将发挥重大作用。 阿塞拜疆使用的主要是土耳其生产的TB-2无人机,该型机其实技术水平很一般,时速只有130公里,有效载荷只有55公斤,但就是这型造价只有50万美元的无人机,挂载小型反坦克导弹,摧毁了不少亚美尼亚坦克、装甲车和防空导弹系统,虽说被亚方击落了不少架,但战场交换率收效甚大,成为阿方武器装备首要功臣。在中印边境的拉达克地区,崇山峻岭居多,交通不便,地面火力打击视野受限,空中打击航路受限,而运用无人机低、慢、小的特点,则可以规避视野和航路的障碍,对对方的T-90S、T-72坦克和BMP2/3装甲车及雷达、通信、防空阵地等进行有效打击。中国的无人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可以大有作为。 二是首先争夺制空权成为双方重要战法。 开战后,阿塞拜疆重点摧毁了亚美尼亚空军的S-300、9K33、9K35等12套防空导弹,为己方的战斗机、TB-2无人机和米-24直升机等作战行动提供了相对有利的条件。为保护己方防空导弹阵地,亚美尼亚也展开了强力的反击,声称击毁了72架阿方来袭的无人机。 三是俄系T-90S、T-72坦克及BMP2/3装甲车防护能力有限。 截止9月30日,阿方声称击毁了亚方130辆坦克装甲车,而亚方声称使用各种反坦克武器和火炮,摧毁了对方137辆坦克和装甲车辆。阿方使用的反坦克导弹主要是TB-2携载的小型导弹,及米-24携载的9M17、装甲车携载的9M113M反坦克导弹,亚方使用的地面反坦克武器几乎与阿方相同,都是上世纪80年代产品,破甲能力在1000毫米以下。而中国红箭10反坦克导弹破甲能力达到1000毫米,制导水平远远超过亚、阿使用的同类导弹,只要加强针对性训练,可以在战场大显身手。 四是展示战场感知能力将大大提高舆论战威力。在这方面阿塞拜疆略胜一筹,通过无人机视频传输,向外界展示了不少击毁对方坦克、装甲车、防空导弹阵地的视频镜头,强化了自身军事能力的震撼人,抢占了舆论战的主动权,甚至左右了部分国际舆论。与印方相比,中方战场感知能力要大大强于对方,但须在高原高寒环境中的实战化方面多下功夫。 |
10月20日凌晨约3时50分,一架由迪拜飞往中国香港的货机在降落时
快科技10月19日消息,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考虑过一个问题——人类
极目新闻记者 谢茂“哇……”10月19日晚7时许,在四川成都抚琴夜
“刚出秋假通知的几天里,消息特别多。我们朋友圈发秋假的广告都
极目新闻记者 柳琛琛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