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直在香港的骚乱事件中演着“鼓吹手”角色的部分西方媒体,还有海外的一些反华势力,为了在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之际制造出新一轮抹黑中国香港政策的舆论攻势,居然对两只才刚在柏林动物园出生的大熊猫宝宝“打起了主意”。 他们想通过给两只大熊猫宝宝“起名”为“香”“港”的方式,一方面利用“国宝”给香港的极端分子站台,另一方面则给默克尔的访华行程制造障碍。 不过,咱们的“国宝”,也不是这么轻易就能被“碰瓷”的。 大熊猫宝宝的所有权在中国 因为,正如多家国内媒体之前所报道的那样,在柏林动物园里生下这对大熊猫宝宝的大熊猫妈妈“梦梦”和爸爸“娇庆”,都是德国方面于2017年时从中国租过去的。 
 (图为最近在柏林降生的两只大熊猫宝宝,图片来自中新网) 所以,德国官办媒体“德国之声”也在上个月两只大熊猫宝宝出生后的一篇报道中介绍说,根据中德对于大熊猫相关外租协议,这两只大熊猫宝宝的所有权在中国,两个宝宝长到大概2-4岁,不再需要妈妈时,就会被送回中国。 
 所以,香港《南华早报》也在其一篇报道中承认,对于这两个大熊猫宝宝的名字,中国很可能拥有最终的决定权。 一个70人参与的投票,却被BBC们炒作称“世界关注” 另外,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个目前被英国BBC等一些西方媒体炒作成是“全德国关注”的“大熊猫起名事件”,其源头实际上是德国《每日镜报》向其读者发起的一次大熊猫宝宝征名的活动。 可尴尬的是,这个活动只得到了70名读者的回应。 而且在这些回应中,除了“香港”这个“政治碰瓷”意味十足的名字,也有德国民众提出了不少正常的名字,比如“阴阳”、“乒乓”、“太极”以及“马克思和莫里茨”(德国流行儿童读物中的两名主人公)等等。 
 然而,在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之际,英国BBC和一些德国媒体为了给她的行程制造阻碍,进一步抹黑中国的“一国两制”政策,便把这么一个只有70人参与的小投票,炒作成了“国际大事”。 
 
 港独分子黄之峰对于这些西方媒体的炒作也“心领神会”,很快也跳出来接受德国小报《图片报》的采访,称他认为德国应将大熊猫宝宝命名为“民主”和“自由”。 
 一些德国的反华记者也凑了上来,想看中国的笑话,比如常年在新疆、香港等问题上进行各种反华宣传的德国之声记者陈嘉韵(Melissa Chan)。 
 但大家也无需生气。就如我们前面所介绍的那样,怎么给大熊猫宝宝起名,决定权其实还在中国这边。 所以,这些西方媒体和反华记者的炒作和言论,其实不过是一次又把自己的受众当傻子的常规操作罢了。 
  | 
据环球时报援引印媒报道,印度首都新德里近日展开人工降雨试验,
撰稿 / 苏士仪(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李立军2万套保障
11月3日,有网友爆料称,自己早上8点多送孩子前往江苏扬州邗江区
11月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黄浦区获悉,该区民政局与INS新乐园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张稳 报道“通行费0元。”11月2日,多位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