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1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 仲 华 随 笔 连 载(35)

[复制链接]

1057

主题

1612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6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9:0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 仲 华 随 笔 连 载(35)

                        

唐仲华,女,湖南东安人,1945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师文化,小学高级教师,担任过两届县政协委员、县侨联委员和地(市)侨联代表,种过田,当过群师,曾先后32次被评为乡、县、(地)市先进工作者,被誉为“妈妈老师”和“常胜将军”。她自学成才,能歌善舞,生活经验丰富,在互联网上发表报道、小说、诗歌和散文多篇,很受读者欢迎。下面决定断续地转发她的多篇随笔,希望读者欢迎并给予批评指正。  李浩然2011-09-02于长沙

三十五  记工算分的那些年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二十多年公社化时期,每个公社社员都要靠工分吃饭。那年月,男女老少成年都被束缚在生产队里出集体工,和泥土打交道。每年年头,每个社员,都要根据各人的体力强弱(技术不计),由队干给人摊派每天出工的底分,比如,一等劳力全天10分,早上2分,上下午各4分;一等女劳力全天8分,早上1.7分,上下午各3.4分。无论男女老幼,都划分为一二三四五几个等级,底分都由此往下推定。完不成全年预定总分的家庭,在年终分配时,就根据所欠工分扣除相应的口粮。所以那时就有人就说,“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根!”

到了六几年,上面还提出“农业学大寨”,“农业跨纲要”。口号当然好听,可人们早就习以为常了。“出工不出力”敷衍塞责等坏现象,也就相继而生,最后还见怪不怪。比如,个别人你说他干活不行,他就和你扮手劲;你说他质量不过关,他就做件好的胀你眼。女社员绝大多数出工还要带小孩兼做家务,怪不得“出工人等人,做工人挤人人,收工人追人,评工人骂人。”

针对这种现状,我所在的生产队,就对这种老办法做了些修正,实行了单日计工与阶段定额计工相结合。这样一来,当然也就比较调动了社员干活的积极性。可在合理分配各时段各人应得工分时,又招来一系列的难题。比如,确定和划定阶段工分不仅花费时间,而且有时极不合理。就是划分到了各个小组,工分的分配也很难体现某个人在这个阶段的劳绩。生产队一般是三五天才评一次工分,有时农忙了,一拖就八九十几天。多数人没文化,某天某日他(她)究竟做了什么事,连他(她)自己也难得说清楚。不少妇女为这事还哭过鼻子,个别的为某件农活的工分记的不合理,甚至还要寻死觅活。

当年,我是普通社员一个,见生产队每次评工记分那么艰难,就试着采用了一种最有成效的方法。比如,我和我们家的二哥二嫂弟弟弟媳连同侄子等八人合为一组。生产队根据当个时期农活的需要,把做完该段农活的工分分包到我家这个组。每到评工记分时,我就把该阶段所领得的总分除以该阶段参加劳动人员的总底分,得出每单个分的比值,再用这个比值去乘该人该段原定总分,每人该段应得的总分,很快就得出来了。有时与总合略有出入,我就做点小调整。因而,我所在小组工分划分最先评好。

记得队里第一次包工评分,我所在的组最先把工分分配清单交上。队长和会计见了,还很怀疑,说:“你们怎么这样快?”副队长更还说得怪:“他们是一大家子人,‘肉烂在锅里’,能有什么奇怪的!”

二哥听了他们的话,也不尽放心,立马赶回家里问我:“仲华,你那工分划分不会有错吗?”我说:“有错。我一分不要。”他听我说得坚决,又跑回办公室,学着我的口吻说:“要是有错,我全组一分不要。”最后还加上一句风凉话,“同志们——少陪了!”

而其他各组的人呢,都围在那昏暗的灯光下,半天也理不出个头绪。为了那点工分,多数要挨到后半夜甚至天亮。有的组就是闹到了天大亮,也还没搞好,第二天还得拖着疲乏的身子出工。所以,就有人给它编了一段顺口溜,叫做:“白天做事挨摆子,晚上评工喂蚊子。三百六十天都出工,最难对付的就是评分子。”

“挨摆子”?就是指干活进度慢。有个生产队长,竟在开荒挖地时说,我每挖12锄头才用大劲一次。人们问他是什么意思。他说,“只那一锄头才是我的。”

“喂蚊子”就是评工记分没头绪,拖时间。因为队里很久才记一次工分,谁也记不清哪天哪日自己做了什么事。有个社员为了证明自己连续都出了工,竟从上个月的30号报到38号。有人问他哪来得38号,他只好打自己的臭嘴巴。有个戆老头无可奈何说:我反正天天出了工,给多给少就凭你们的良心。

有的组听说我算工分快而合理,就要我给他们算,还说给我工分。从技术上说,我当然会不负厚望,但当年那动不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我能去问讯么?

今天,人民公社的那种极其落后生产方式、分配方式连同那种束缚人的思想打压人的才能的制度,早被人们给抛到远远的历史暗角里去了,那些年代的男女社员有的也先后离我们而去,有的虽然活着,也都七老八十了。我们今天的年轻人,对于这一代人的过去,肯定知之甚少。我在这里要旧事重提,因为我过来人之一。

我每每在大中城市搭乘公共汽车时,发现有些年轻人见了七十岁以上的老公老太用红本本免费,就不很或很不理解,有的尽管广播反复说让个位子,他就是充耳不闻;有的家庭年轻人对老年人不懂得用现代化的电器设备很不理解,甚至嗤之以鼻;有的年轻人还责怪父母当年没为他们挣到多少财产,是白活一辈子。

我很希望年轻一代都来想想:在当年的那种条件下,能够活到今天,已经就是奇迹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