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0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师掌掴学生,为什么会有人表达认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3-1 10:4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南湘乡一所学校的女老师,因自己六年级的学生不会做题,肆意打骂学生,很快引起了群情激愤。官方随即发布通报称,“确实存在视频中所反映的问题”,并且已暂停涉事教师工作并责令其接受调查,同时安排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打学生不对,教学要讲方法。这本来是个简单的道理,但翻了一下评论区,发现似乎也不那么简单。不少网友认为,这么打学生反而是负责任的体现,“教不严师之过”。

师道之高自儒教始,从孔子传学就能看出来。到了荀子的时代,单独把《国语》中的“天地君亲师”取出,认为“君师”属于政教本源,强调人情不能忘,因此师道需要严苛供奉。成为帝师,更是学界需要炫耀一生的事,哪怕皇帝都需要客客气气,惦念着师恩不忘。

整个封建制度的教育体制下,师生关系进一步变成学阀系统,形成了畸形的“凌架型”关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讨论老师是一种礼教上的忌讳,直到近现代,讨论才逐渐开始增加。比如鲁迅回忆起三味书屋,就提到了见老师要行跪拜礼,并且打手心和罚跪的体罚制度更是从来不少。

因此,在特定时期讨论学生人格尊严,其实是一种奢望。挨打,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想起许多年前,我也挨过打。那时候语文老师有一根特别柔软的教鞭,不知道是从哪棵树上砍下来的枝蔓,美其名曰“硬的打起来反而不疼”。一鞭子抽下去,手上立马能起一道红印。

小时候自己确实也淘气,总有什么事儿值得被打一打的,譬如迟到,譬如作业没交。被打时,你必须屏住呼吸,老师还不许你收回自己的手,非得抬着,举高,挨完打才能收回去。以至于现在每次看到教鞭,心里都一阵发怵。

站在当年的立场上,内心没有点怨言肯定是不正常的,人不可能总是自我美化记忆。但她又是个特别认真负责的老师,教授的课业,不敢说在我们那个国家级贫困县名列前茅,至少也称得上出类拔萃,是用了心的。

所以很多时候,体罚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理所应当。这东西说白了,是时代和价值观的错位。这也是为什么越贫穷的地方,家长越认同教师体罚学生,教师也越敢去体罚学生。

许多年来,随着教育观的更替,当下的师生关系已经从最开始的“师道尊严”,越过应试教育的门槛,转向平等型师生关系。老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而学生不再是受支配的地位,居高临下的关系已经不适应当下素质教育背景下新型的教育观。

2020年,时任教育部长陈宝生签署《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其中就对于惩戒限度有明确规范,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是明确被禁止的。仅有的部分惩戒,还需要在学校和家长监督下进行,并且支持申诉,相关教育惩戒和纪律处分的信息,需要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但这么多年来,这些条条框框,在落地时,明显开始水土不服——这是传统理念和当代思维模式的硬碰撞。从此次体罚事件中,就可以明显可以看出这一点。而作为教师准入的门槛,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理念显然高于教学实务,更多老师执行起来难免束手束脚,效果不佳。

说这么多,其实我不是为这两位老师开脱,而是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我相信,即使她们受到了处理仍旧会感到委屈,毕竟这是他们为学生和家长负责的一部分。

错位的美德,很多时候就成了糟粕。空喊掣肘师权,也未必能解决真问题。而这样的掌掴,还会出现在祖国大地的更多角落里,甚至在经济不能同步跃进的前提下,还会留存很长时间。

对更多孩子而言,逃离贫瘠的故土,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