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8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聊天回“OK”成被告,表情包也要有张“法治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6-26 12:1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网络聊天表情包,也能成为“呈堂证供”。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江西法院微信公众号一篇《回了个“OK”,江西一男子成了被告》文章引起网友高度关注。
进入互联网时代,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工具在生活、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让电子证据案件增长迅速,但表情符号也能作为证据,却让不少人感到意外。
事实上,这样的案件正日益增多。经检索裁判文书网,2018年以来中国全国共有158起以表情符号作为证据的案件,其中2018年8件、2019年23件、2020年66件、2021年61件,增幅明显。
在部分“黄赌毒”犯罪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表情符号替代敏感词表达隐喻含义以逃避侦查。如某组织卖淫罪案中,卖淫人员以“笑脸”表情符号代指嫖娼人员,向上线报送交易数量。此外,一些犯罪分子直接将表情符号作为犯罪工具实施犯罪,以增加识别、打击难度。
表情符号作为一种辅助性交际工具,也不能处于“法治盲区”,成了一些人用来变相侵犯他人权益的手段。所以,表情符号也能成为“呈堂证供”,实则是在扫除法治盲点,是在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有助于维护社会平安稳定。
对于表情符号,不能想怎么发就怎么发,如果乱发表情符号,不仅可能让人产生误解,甚至引发纠纷与冲突,还可能让自己吃官司,为此承担法律后果。
此次江西法院微信公众号公布的这起案件中,那名在微信回了个“OK”表情的男子成为被告,并因此承担相应责任,就给广大网友敲响了警钟:表情包背后也有法律责任。
慎用表情包当成为现代交际中的必要注意事项,尤其是在处理合同等纠纷时,要避免使用表情符号进行“暧昧”表达,也要避免使用表情符号对他人进行威胁、恫吓,打性骚扰的“擦边球”等。
如此前厦门中院在一民间借贷纠纷中就认为,根据日常交流习惯和聊天语境,当事人发送的“OK”表情符号应视为对对方请求的同意,并据此作出裁判。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社交软件交流时,表情符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相比于文字,表情符号的表意解读具有较强主观性,缺乏统一标准。所以,对于表情符号的司法认定,在实践中也有很大困难。
如广州中院在一起仓储合同纠纷案中认为,表情符号是辅助表达心情、情感和想法的可视化图像,不能仅凭表情符号而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承诺,故没有认定当事人发送的“OK”表情系同意之意。
这也意味着,针对网络表情包,还要能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解释机制,出台司法指导,让对表情符号的表意解读有一个统一标准。这样能够更好规范表情符号的使用,让广大网民能够明晰表情符号的使用边界,把表情符号的使用纳入法治轨道,让表情包有“法治脸”。
作者:戴先任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