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8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帮毛泽东走出最艰难时刻 死后毛泽东亲自抬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7 17:51: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回忆长征时多次这样说。

1935年冬,近8万人的长征队伍,被张国焘拉走了6万,跑到四川另立中央。这让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痛心疾首!

就在中国革命安危的关键时刻,一位神秘的国际客人,来到陕北瓦窑堡,阻止了红军的分裂,拥护了毛泽东在党内领导人的身份。

一、求团结而不成

1930年代的中国是真难啊!

外部,有日寇步步进犯,铁蹄从东北伸向华北、华东,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的国土对日本而言是块唐僧肉,不仅蓄谋已久,更是志在必得。为了将这块唐僧肉吃到嘴里,日本人酝酿了几百年,酝酿出一个“大陆政策”:

第一步,征服中国台湾;

第二步,征服朝鲜;

第三步,征服中国东北和内蒙地区;

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全部国土;

第五步,征服亚洲,乃至世界。

后来的历史也证明,日本的侵略之路,就是按照这五步走的。中国人,岂能不团结?但事实却说明,内部就是求团结而不成!

国共两党之间的博弈日益激烈,那时候,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国际上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军队,被蒋委员长定为“匪”。按道理来讲,这个唯一合法政府,在民族危难之际,应该挑头带领全国人民奋起反抗,将小东洋赶出中国!然而,政府无情又愚蠢地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而那个被其视为“匪”的共产党人,立场却非常坚定:抗日!就是这个抗日的主张,让共产党人在全国人民心里立住了脚。因为只有挽救民族,才是顺应民心,不抗日的必将自绝于人民。

《建国大业》中的蒋介石

共产党人的日益壮大和坚定立场,让南京国民政府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共产党人给蒋介石造成的危机感,竟然远甚于民族危亡!不出意外地,国民党对共产党人及其军队发动了五次“围剿”!

第五次“围剿”胜利后,红军主力撤出了南方苏区,开始了漫漫长征路!两年时间,翻山越岭,走过25000里路,到达陕北,完成了战略转移,也将血泪和心酸留在了雪山草地之上。

于毛泽东而言,长征路走得更加艰难,然而,难走的不仅仅是脚下的路,更有心上的路,而是因为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党内却掀起了斗争,红军发生了分裂。

二、“第二中央”

1935年,红一方面军艰难翻过了常年积雪、人迹罕至的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长征时,中央红军有8万多人,其中红四的实力远在红一之上,有6万多人。

懋功会师

川西北地广人稀,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8万多人的队伍在这里很难生存。中国那么大,中央红军该去往哪里?1935年6月,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召开会议,为的就是解决这个战略问题,会上大多数同志都同意周恩来提出的到川陕甘地区创建根据地的方针。

同年8月,中央将红一、红四两军混编为左、右路军,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率中央机关随右路军行动;朱德、刘伯承等红军总司令随左路军行动。然而,张国焘却无视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总方针,拉着红四方面军南下四川。

红一和红四会师才两个月,就不得不分道扬镳!红军的分裂不仅是党的一大损失,更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安危!更让毛泽东痛心疾首的是,张国焘仗着自己兵多将强,不顾朱德等人的反对,公然另立中央,说现在的中央“威信扫地”,“失去领导全党的资格”, 还宣布“开除”和“通缉”毛泽东、周恩来和张闻天、博古等中央领导人。

张国焘出身北京大学,做过北京学生联合会主席,参加和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在学生时代就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1920年,他还同李大钊等人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从张国焘的早期履历就能看出,他是个领袖级别的人物,绝不甘于人下。毛泽东知道,张国焘是个“有野心”的“实力派”,仅凭他和党中央很难让张国焘回头。

吴樾版张国焘

张国焘起初的确率领红四打了一些胜仗,但当他们推进到川西平原时,川军军阀刘湘突然意识到,原来红军入川另有目的,他们想做主人!这激起了四川军阀的斗志,他们决定与红军决一死战。

其实,从张国焘抬脚南下那一刻起,他就注定要失败!他的敌人,国民党中央军薛岳看得很清楚:成大事者,必须得天时、地利、人和。论天时,严寒将至,天寒无衣,怎么打仗?论地利,红军所过之处都是汉彝杂处地区,根本没法提供粮食,吃不饱饭怎么打仗?论人和,毛泽东北上,张国焘南下,这是分裂之兆,不团结怎么打仗?

天时地利人和,张国焘一样不占,红四方面军很快锐减至4万!但张国焘执意不回头!这个局面该怎么破?就在这是,林育英回国了!

三、居功至伟

林育英,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他是林彪(曾用名林育容)的堂哥,192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内是个老资格。1930年,他曾奉命到东北重建被破坏的党组织,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代理书记,但不幸在抚顺被日本人逮捕,在狱中经历了长达13个月的残酷迫害,身体受到严重摧残,这为他后来英年早逝,未能看到中国革命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1933年1月,林育英前往苏联,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在长征刚开始的时候,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无法保持联络,共产国际因此决定派人回国与中共中央联系,并传达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林育英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林育英

林育英的回国之路非常艰难,他化装成商人从外蒙入境,一路上牵着骆驼,在茫茫荒漠上行走,忍饥挨饿,用了一个多月才来到陕北找到党中央。他还不知道,党内和红军此时此刻正面临着分裂的危险!

林育英的到来,让毛泽东看到了破局的希望。

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对林育英说:“目前,张国焘与我和闻天、恩来的关系都很僵,我们发电去,他听不进去。朱德、徐向前等同志在那里很为难,也很吃力。张国焘比较相信共产国际,正好你又是共产国际派回来的,你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做工作,他有可能听。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是隶属于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国际。张国焘可以不理睬毛泽东、周恩来和党中央,但却不能不服从共产国际。林育英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在陕北党中央和四川张国焘伪中央之间调解是最合适不过的。

张国焘也知道林育英的分量,他第一时间向林育英反映了这一年来党内斗争问题。他也知道,他的第二中央既不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也没有得到共产国际的批准。而如果没有共产国际的认可,他的中央就是个伪中央。张国焘不仅有意挑拨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还把红一、红四方面军的分裂推到了周恩来和毛泽东的身上。林育英反复多次给张国焘发电报,晓以大义,迫使其放弃伪中央,北上抗日。电报主要要点有:

第一,共产国际对中国党的组织问题的意见是:因为中国土地之广大,交通之不方便,政治经济的不统一与发展之不平衡,特别是中国革命在各地爆发等原因,中共中央势难全部顾及。因此,可以组织中共中央北方局、上海局、广州局、满洲局、西北局、西南局等,根据各种关系,有的直属中央,有的可由驻莫中共代表团代管。此成为目前使全党统一的一种办法。

第二,指出共产国际认可红军的长征是胜利的。

林育英虽然没有在电文中明确表示,陕北的党中央才是正统,张国焘的第二中央是不合法的,但这层意思基本也都在电文里了。上面的第一点是说,张国焘可以成立中共中央西南局,既策略性地否定了张国焘的第二中央,又给了他一个台阶下。上面的第二点肯定了长征的战略意义,维护了毛泽东在党内的权威,同时指责了张国焘在长征中的“逃跑”行为。

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中的毛泽东

张国焘对林育英的处理办法看似基本满意,但内心仍很勉强,他给林育英发去的电报不写“中共中央”,而是写“中委同志”,看上去是承认了中共中央,但实际上他设立的西北局和西南局与中共中央平起平坐,因而还是否定了陕北的中共中央。

对张国焘的这种勉强态度,毛泽东并不计较,他和林育英致电张国焘、朱德,说:

过去的分歧不必说,唯一任务是全党全军团结一致,反对日帝和蒋介石……对于采取北上方针一致欢迎。

真真具有伟人器量!

张国焘另立中央的企图算是没得逞,但对于北上,他又有自己的想法。他不愿北上见毛泽东,他想西进,想去青海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打通苏联,到时候苏联支援的飞机大炮源源不断而来。关于北上还是西进,中央和张国焘又开始了新的斗争!

只是这一次,张国焘又失算了。当时河水上涨,根本无法渡河,而且又适逢大雪封山,林育英、毛泽东、张闻天反复劝说张国焘放弃西进,朱德等人也坚决要求北上与毛泽东会合。无奈之下,张国焘只得放弃了西进。1936年10月,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林育英促成了红四方面军北上,促成了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居功至伟。

会宁会师

四、病逝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林育英任129师政委,和刘伯承搭档。在8月份的洛川会议上,成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林育英排名第八。但后来因为他脑病时常发作,经常晕倒,党中央遂决定安排邓小平接替他的工作,让他回到延安一边治病,一边负责工人运动工作。1940年,林育英突发脑溢血,毛泽东与党中央想尽办法给他治病,甚至还请求苏联方面派专机来接林育英到苏联治病。但飞机来到后,林育英却拒绝了,他说自己还可以继续为革命工作!就这样,他的病情一天天恶化下去。

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皖南事变,党内无不愤慨,许多人认为不应该再与国民党合作。林育英很担心,现在抗日还在进行,国共分裂不利于中国革命,他在病中给毛泽东写信,强调一定要将统一战线坚持到底。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政治高度。毛泽东马上给林育英回信,说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之前,统一战线政策不会改变!

周恩来关于皖南事变的题词

1942年3月6日1时45分,林育英在延安中央医院病逝。毛泽东心情无比沉重,他对朱德等人说:“林育英是一位很好的同志,他的去世,是我们党的一大损失,我心里非常难过。我想,同志们的心情也是如此。为表示我们对他的敬意和怀念之情,我提议,他的灵柩由我们几个主要领导人亲自抬。”这一提议得到了中央领导的积极响应。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陈云、叶剑英轮流为他守灵,毛泽东还亲自为林育英题写挽联:“忠心为国,虽死犹荣。”3月8日,是林育英遗体告别的日子,老天似乎都觉得悲伤,天色阴沉,细雨纷纷,延安各界万余人向林育英同志遗体告别。3月9日,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将林育英的棺柩抬到安葬地。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次为逝去的战友亲自抬棺。在我党我军的高级领导人中,只有林育英同志享此荣耀!

毛泽东为林育英抬棺

文史君说:

林育英临终时说:“我不行了,革命二十年如一日,未能看到革命胜利,深以为憾。我死后,请组织上将我葬在杨家岭对面的青年文化沟桃花岭上,使我天天能望到党中央、毛主席。

作者:浩然文史·青骢马小史博士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