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9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战日本潜艇为何冒险从德国运回5小瓶海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5 20:34: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战时期,日本曾经组织过五艘潜艇试图突破盟军封锁,前往欧洲与纳粹德国建立联系。这些潜艇将一批稀缺战略物资送往德国,然后将德国提供的一些战略物资和武器设备运回日本。

这些战略物资和武器技术,对于日本有着很高战略价值。但是,日本历史学家在查阅潜艇货物清单时,却发现了一种奇怪的货物——5小瓶海水。

从1942年4月到1944年3月,日本先后派出了伊30号、伊8号、伊34号、伊29号、伊52号潜艇前往欧洲,海上路程长达14000海里。其中,伊34和伊52在前往途中被盟军击沉,其他三艘则成功抵达法国布勒斯特。

但是,伊30和伊29在抵达日本控制的新加坡后,分别被水雷和鱼雷击沉,只有伊8在1943年12月成功返回日本本土。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潜艇从欧洲偷运物资的风险之高和代价之大。

在日本向德国运送的物资中,包括了德国紧缺的天然橡胶、云母、清漆、锡、钨、钼等,以及日本的氧气鱼雷、水上侦察机等武器设备。德国转交给日本的则有新型雷达、航空测向仪、水中听音器、坦克发动机、密码机、轰炸瞄准具等设备,以及先进的喷气战斗机和发动机图纸,甚至还有研制原子弹所需的铀。

这些德国提供的先进技术,对日本军方来说是如获至宝。日本在战争后期研制的喷气战斗机“橘花”和“火龙”,就是源自于潜艇送来的武器图纸。

但是,在伊8号潜艇的货物清单里竟然列着一个更特殊的物品——“5安瓿标准海水”(安瓿是指一种可熔封的硬质玻璃瓶子)。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所谓标准海水,是作为海水氯度和盐分测量标准的国际标准物,氯度为19.38‰左右(其氯度值准确测定到0.001‰)。1937年开始,国际上开始统一制作氯度为19.381‰的标准海水,分发给各国作为测量标准物。然而,这些“正统”的标准海水都是在丹麦哥本哈根制作的。1940年德国占领丹麦后,其他国家都失去了标准海水的来源,只能开始自行制造。

测量海水盐分,对于海军是极为重要的。要知道,洋流的运动是海水密度决定的,而计算海水密度则必须知道海水的温度和盐分。所以,为了精确分析海水盐分,标准海水是舰艇需要随船携带的,以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才能减少测量的误差。在需要长期航海时,舰艇出于测量需要往往要装上几十瓶的标准海水。

二战时期,潜艇经常需要进行水下秘密潜航,非常重视对洋流运动的利用。所以说,看似简单的标准海水,却是一种有战略价值的物品。

当然,日本和其他国家一样,在1940年后都开始自行制造标准海水。日本则选择小笠原近海的表面海水作为日本独有的“标准海水”。但是,不同海域的海水所含各种元素比例是不尽相同的,为了校正这些误差,正确鉴定“日制标准海水”的精确度,从丹麦获得新的标准海水作为参照是有关键意义的。

所以,5小瓶标准海水虽然不多,但是作为参照标准物,可以用来制造更多高精度的“日制标准海水”。这些源源不断的标准海水,对日本海军特别是潜艇作战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战结束后,美国研究人员曾经检测过日本战时的“日制标准海水”,对其“质量之高”大吃一惊。我们可以认为,日本潜艇偷运行动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很关键的。(作者:陶慕剑)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