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6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人捐出毕生积蓄265万,这次网友的担心实属误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2 17:24: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 徐媛
近日,央视报道,浙江小门村老人徐既仁在80岁生日当天,毅然捐出毕生积蓄265万元做公益,并拿出部分善款设助学基金,至今已奖励优秀学子85人次。相比捐款时的阔绰,徐既仁一生俭朴,衣服不破就一直穿,出门连5元钱的三轮车都舍不得坐,反差之强烈,让围观的网友心情复杂。
很多网友钦佩老人慷慨的善举,但更心疼他的处境。一个80多岁的老人,已经失去了赚钱的能力,生活过得如此俭朴拮据,现在一下子把毕生积蓄捐出,晚年生活谁来保障?遇上大病,医药费从哪来?虽说捐多捐少是老人的自由,但这种倾家荡产式的捐赠不值得提倡,媒体的表彰宣传更是不厚道。
网友们有这样的反应不奇怪。去年疫情期间,一些底层老人心系国家,不顾自己生存的艰难,执意捐出毕生积蓄。比如重庆一位87岁老人,捐出20万,光辉事迹一度被广为传颂。后来人们发现,她独自租住在一个老旧门市内,废旧的宣传海报糊满了墙和房顶,平时摆摊卖小百货来补贴家用。20万积蓄,是她卖针线30年攒下的“分分钱”。
这一幕幕,让旁人倍感难过、心酸。公众不希望,老人爱心的实现,要以老无所依为代价,这不仅有违慈善的初衷,也有悖于社会道义的彰显。当时很多人建议,媒体别再报道老人捐款,对于老人们不顾自身处境的善举,要尽力劝阻,保全他们的晚年生活。
所以,这次一看到老人捐款的新闻,同样的担忧又涌了上来。虽然从视频的画面看,徐既仁老人衣着体面,家境不俗,慈善行为得到了子女的支持,但265万的大手笔捐赠,加上“毕生积蓄”这样有冲击力的字眼,以及对老人节俭生活只言片语的描述,很难不让人担心,老人无私的善举,是出于一时冲动,远远超出他实际的承受能力,没有为自己的晚年做充分的考虑。
但是,翻看以前相关报道,就会发现,网友的担心实属多余。徐既仁是宁波北仑区白峰街道小门村人。据公开资料介绍,小门村是个山青水秀、富裕文明的沿海村庄,2019年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村民的生活水平可见一斑。
徐既仁有四个儿女,大儿子在炼油厂从事管理工作,两个女儿各自办企业,小儿子是一家知名控股公司的董事长。逢年过节,子女会给老两口一些钱花。他的企业家儿子,每年过年会给村里的老人发钱,出资给村里造马路、建停车场。
可见,徐既仁的家庭条件不是一般的优渥,虽然捐出了全部积蓄,但生活质量不会受到实质性的影响,更不用担心生存保障问题。此番慈善之举,是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发挥余热、服务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
据徐既仁讲述,他读书少,年轻时辗转多个职业,受了很多苦,吃尽了没有受教育的亏,这让他下定决心,哪怕再苦再难,也要让下一代读书。他靠养蜂养活了四个子女。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儿女们个个事业有成。徐既仁想,自己的钱是怎么花都花不完了,便全部用来做慈善,一部分用来奖励小门村考上大学的优秀学子,一部分用于村里建造文化讲堂。
钱财对于老人来说,已是身外之物,他看重的是文化的传承,是村里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这是他觉得更有意义的活法,是他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
也就是说,网友的担心,是一个美丽的误会。而这个误会,跟宣传报道的方式不无关系。正如文中一开始提到的,最新的报道,有意突出了老人节俭生活和捐出毕生265万积蓄之间的强烈反差,对老人的家境却没有作具体的介绍。
这次网友的反弹,也给慈善事迹的宣传方式提了个醒。过去,慈善很难摆脱悲情的影子,仿佛捐赠者生活越节俭,越落魄,挣钱的方式越艰辛,就越能突出他们善举的含金量和道德分量;而捐助者条件优越,就会削弱爱心的分量,不够典型,不够感动中国。
事实证明,这样的宣传思路已经不合时宜,不仅达不到感动的效果,反而让人对老人捐款形成条件反射式的警惕。行善不在于捐多捐少,而在于量力而行,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我们不鼓励穷困老人以高昂的代价来实践爱心,同样,徐既仁老人的富裕家境,也不会让他的慈善光环有丝毫的减损。
做慈善不需要感天动地,不需要毫不为己,专门为人,力所能及,才能让慈善细水长流,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让爱心毫无障碍地在人际间流动。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