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9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家妙笔之端午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16:1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宋代欧阳修的一阕《渔家傲》,描绘出人们过端午节的景象。在我国各地,每逢端午各种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民间习俗便接踵而至: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蒿草、艾叶……这些习俗也成了文人笔下关于端午记忆的重要元素。那么,在他们的笔触下,端午节有着哪些风情与记忆呢?

苏东坡:小符斜挂绿云鬟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一首描写端午的词———《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首词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端午,这一年正是苏东坡受党争排挤、被贬到惠州的第二年。在岭南流放的日子里,他的侍妾王朝云(也是他后来实际上的妻子)一直陪在身边。这一年,他和王朝云同过端午节,写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阕,预示端午节日将开展传统的浴兰活动,气氛十分浓郁。端午正值仲夏,古人在这一天往往以兰草汤沐浴辟邪,谓之“浴兰”。穿着要自然华丽,以衬托参与者的身份。对于王朝云来说,最好是用“碧纨”,也就是绿色细绢,才与她的雅静性格相符。岭南天气炎热,易出“轻汗”,汗水似乎洇透了她的碧纨,正好第二天是端午节,可以用兰草汤好好沐浴一下。惠州许多人家的妇女也都会这样。这么多人同一天里沐浴,随后将沐浴后的水倾倒进门前的河流,必然会让晴空下的水面漂满流香,涨满粉腻。

词的下阕,着重写了两项端午节的民间风俗。其一是“彩线轻缠红玉臂”,端午节的时候,女性们会用五色丝打成五彩缕,系在手臂之上,用以消灾辟邪,与用五色花线缠粽子投江以吊屈子之魂有相同之意。其二是“小符斜挂绿云鬟”。女性们用香草或药材等物做成灵符或缝进香囊,戴在发髻上,以此保佑身体健康,这与小孩穿老虎腰肚,门上挂菖蒲驱邪避毒同样有相同之意。苏东坡用传统习俗为王朝云祈福,看见她手臂上缠着红丝线、头顶上斜挂着小香符的可爱样子,不由得发出“佳人相见一千年”的感慨。

汪曾祺:午饭要吃“十二红”

谈到作家中的美食家,不得不提汪曾祺,他笔下的端午节透着一股浓浓的“家乡味儿”。在其散文《端午的鸭蛋》中,汪曾祺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了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

“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梁实秋:“粽子节”叫法更亲切

作家梁实秋在散文《北平的零食小贩》中,不仅描写了各种珍馐,就连菠菜、茄子之类的家常小菜,也写得有色有味。谈及端午,作为美食家的梁实秋更是直接将其定义成“粽子节”:

“沿街卖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枣的,有不加枣的,摆在盘子里齐整可爱。

“今日何日?我家老妈子曰:‘今天是五月节,大门上应该插一些艾草菖蒲,点缀点缀。’我家老太太曰:‘今天是端午节,应该把钟馗捉鬼图,悬在壁上,孩子脸上抹些雄黄酒,辟邪辟邪。’我的小孩子独曰:‘今天不知是哪一天,就说应该吃粽子!’我参考众意,觉得今天叫做‘粽子节’比较的亲切些。”

林海音:粽子包成艺术品

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家喻户晓,其中一章《我的童玩》回忆了作者儿时过端午节包粽子的场景。对于孩子来说,和大人们一起学包粽子是快乐的:

“用丝线缠粽子,是旧时北方小姑娘用女红材料做的有季节性的玩具。先用硬纸做一个粽子形,然后用各色丝绒线缠绕下去。配色最使我快乐,我随心所欲的配各种颜色。粽子缠好后,下面做上穗子,也许穿上几颗珠子,全凭自己的安排。缠粽子是在端午节前很多天就开始了,到了端午节早已做好,有的送人,有的自己留着挂吊起来。同时做的还有香包,用小块红布剪成葫芦形、菱形、方形,缝成小包,里面装些香料。串起来加一个小小的粽子,挂在右襟纽绊上,走来走去,美不唧唧的。除了缠粽子以外,也还把丝绒线缠在卫生球(樟脑丸)上。总之,都成了艺术品了。”

丰子恺:看母亲做雄黄酒

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在散文《端阳忆旧》中讲述了童年家乡过端午节的种种习俗。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有些习俗现在看起来会感到很新鲜:

“我幼时,即四十余年前,我乡端午节过得很隆重:我的大姐一月前制‘老虎头’,预备这一天给自家及亲戚家的儿童佩戴。染坊店里的伙计祁官,端午的早晨忙于制造蒲剑:向野塘采许多蒲叶来,选取最像宝剑的叶,加以剑柄,预备正午时和桃叶一并挂在每个人的床上。

“我的母亲呢,忙于‘打蚊烟’和捉蜘蛛:向药店买一大包苍术白芷来,放在火炉里,教它发出香气,拿到每间房屋里去熏。同时,买许多鸡蛋来,在每个的顶上敲一个小洞,放进一只蜘蛛去,用纸把洞封好,把蛋放在打蚊烟的火炉里煨。煨熟了,打开蛋来,取去蜘蛛的尸体,把蛋给孩子们吃。到了正午,又把一包雄黄放在一大碗绍兴酒里,调匀了,叫祁官拿到每间屋的角落里去,用口来喷。喷剩的浓雄黄,用指蘸了,在每一扇门上写王字;又用指捞一点来塞在每一个孩子肚脐眼里。据说是消毒药的储蓄;日后如有人被蜈蚣毒蛇等咬了,可向门上去捞取一点端午日午时所制的良药来,敷上患处,即可消毒止痛云。”

张恨水:吃粽子寓意“高中”

“粽”与“中”谐音,自古以来就有“高中”的好彩头。作家张恨水在《现代青年》中就有这样一段关于吃粽子的描写:

“倪洪氏一伸手,就拿了一个粽子,将棕箬剥了,用筷子夹了蘸好了糖,然后送到计春面前来,笑道:‘恭喜你今天毕业,不要忘了高中,高中,粽子总是要吃一个的。这是好口气,以后你还要高中呢。’”

端午节正值毕业季,小小的粽子也饱含着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盼。

沈从文:在河边观捉鸭子

作家沈从文是湖南凤凰人,在其代表作《边城》中,就有对湘西小镇端午节风俗人情的精彩描写。诸如妇女、小孩子端午节要穿新衣,额角用雄黄蘸酒画王字,吃鱼吃肉,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人们下水捉鸭子……

沈从文在《边城》中的短文《端午日》中,描写了极为热闹的端午节场面,展示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王宁 综合整理)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