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65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授遭学生举报被停课,不尊重教师权利的处理背离大学精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23 14:2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多学校特别担心“舆情”,认为舆情影响学校声誉,因此就实行“舆情治理”,为平息舆情,不讲原则与是非。
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中旬,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郑文锋遭学生举报,称他“四大发明不是实质创新”的说法错误。7月16日,校方发表声明,认定郑文锋有师德失范行为,并取消其教学工作,停止研究生招生资格,期限为24个月。8月21日,郑文锋回复媒体称,对学校处理没意见。
学校对郑文锋老师的处罚文件
此事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而与舆论的热议相对应,当事人郑老师对处理的坦然接受,是耐人寻味的。据报道,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不需要澄清与辩解,不希望再有人追究与跟踪此事。还表示,“攻击人很容易。”他透露,那些后来进群的人并不是他课上的学生,不知道也不关心他们的身份,但不想怪罪他们。
我们理解郑老师不想再卷进纷争之中。而这恰恰可以作为观察高校教师面对这类事件的态度。当教师因在课堂上或者群里发表“不正确”的言论被学生举报,再被学校处罚的事一再发生,高校教师们必定选择“不惹事”,不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而离开了学术观点的自由表达,离开对教育教学的认真负责,怎么展开学术讨论,又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和创新精神?
郑老师被认定师德失范,起因是他在课程QQ群“创新的本质2019”发表言论,称“四大发明在世界上都不领先”、“中国古代没有实质上的创新”,随后有学生提出质疑,并将聊天记录截图某问答平台,认为郑文锋侮辱四大发明,并质疑其学术水平。学校在声明中提到,“这引发舆情,造成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
郑老师的言论,其实是在学术范畴之内的,是完全可以讨论、甚至辩驳的,学生如果认为这一观点有问题,可以据理反驳,这就是教学相长。可直接上纲上线给其扣帽子,就变为攻击了。因此,有不少舆论认为举报郑老师的学生,是“别有用心”。而网传消息透露,是一个不经常听课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写老师留的创新论文,于是想写了个关于四大发明的创新论文来蒙混过关,被老师批驳,然后学生就断章取义把老师给举报了。
但问题其实并不在学生身上,而在于学校。学校在接到学生举报时,如果能启动独立的调查,包括在调查过程中,举行听证会,听取当事老师的意见,再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做出处理,那么,如果调查结果显示被举报的老师,并无举报者所反映的师德问题,属于正常的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最多表达方式欠妥,那就不追究教师责任,这就既维护当事教师的合法权利,又杜绝别有用心者利用举报“打击”教师。
但在现实中,却存在令教师必须防着学生的问题。因为一方面,有的学校(学院)把举报就当成一回事,要求教师做到“零举报”,不能引发任何“舆情”,只要有举报,“就是事”,这就让一些平时不认真学生的学生,找到“治”老师的手段。对此,老师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再严格要求学生,也不愿意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照本宣科就成为最佳选择。这到头来伤害的学校教学,是那些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把整体教学水准拉低。但责骂他们坏、蠢是没用的,需要有好的学校治理来规范师生行为。
最近,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 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打击“校闹”行为,而校闹的发生机制,就是学校变相纵容闹。可以预见,对于有的学生胡搅蛮缠、不尊重教师的举报的纵容,也会引发类似校闹这种严重后果。这必须引起教育部门、高校重视,要提高治理水平,依法治教。
另一方面,大学在调查、处理教师时,并没有坚持教育、学术原则和标准,往往就由学校行政部门进行处理,所谓的师德委员会,并不独立。大学的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应该由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负责管理,这才能做到教育家办学,让学校回归教育、学术。这是提高我国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大学不应该鼓励学生举报教师,更不能把举报当成是教师就有问题。当前,很多学校特别担心“舆情”,认为舆情影响学校声誉,因此就实行“舆情治理”,为平息舆情,不讲原则与是非。这是对学校形象的进一步伤害。就如这起事件,学校以为给教师停课处理,平息了网络舆情,可是,这种不尊重教师权利的处罚,背离大学精神,只会给大学更大的伤害。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