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4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字经》仅一千多字 却是不可错过的“袖里奇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16 15: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中《三字经》

本文摘自岳麓书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中《三字经》前言,导读、注译作者为王践。

《三字经》被称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是一本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启蒙教材。其内容广博,涉及传统美德、基本名物、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等少儿必备常识。采用三言韵语形式,便于诵读,又通俗易懂。

通行的《三字经》相传是宋代学者王应麟编撰,后来一般都沿用此说。王应麟是南宋庆元(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字伯厚,淳祐进士。他奉诏考士,见文天祥卷,认为“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极力向皇帝推荐,得置首选。度宗即位,累迁礼部尚书,著有《深宁集》《玉堂类稿》《困学纪闻》《玉海》等书二十余种,是一位忧时爱国、学问赅博、治学谨严的学者。

因为《三字经》里叙述史实有不当之处,有的语言不够严密,似与王氏一贯治学谨严的态度不合,同时书中“魏蜀吴,争汉鼎”的话,也与王氏尊蜀抑魏的观点不符12222,所以有人认为《三字经》非王应麟所作,注释者王相则不同意这种看法。王相是明末清初人,字晋升,他选注的五言《千家诗》流传至今,还编撰有《尺牍嘤鸣集》《女四书》等书。

历来推崇《三字经》的人,称它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若能句句知诠解,子史经书一贯通”。确实,自宋以后,《三字经》成为一本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启蒙教材。以王相注本为例,全书正文总共约一千一百多字,包含的内容却非常广博丰富。

首先讲教和学的重要性,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些话成了人们多年传诵的格言,至今仍有其积极意义。

其次讲礼教规范,其中不少话宣扬“三纲五常”之类的封建伦理道德,是不足取的,但“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这些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故事,却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教育儿童也还有其积极意义,在今天也还应该提倡。

再次是介绍数目、四时、五行、六谷、六畜这些基本名物,介绍“小学”“四书”“六经”和“五子”这些当时年轻学子所必须具备的常识,然后用较长的篇幅讲述历史。

《三字经》为宋代人所作,其谈历史的部分,原来写到宋朝就完了,自辽金以下,都是后人续写的。王相注本则讲到明末:“迨崇祯,煤山逝。”记住这些整齐押韵的句子,对中国自传说时期的伏羲、神农、黄帝至宋元明清的历朝名号就记清了。书的最后讲了很多我国历史上发愤求学成才的人物故事,如:“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而且明确指出:“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些话对勉励儿童奋发向上,做有作为的人,无疑是有启发作用的。

《三字经》在编写上确有其高明和独特之处,值得我们研究借鉴。它采用三言韵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诵,又通俗易懂,无艰深古奥或勉强拼凑的毛病。全书或三字成句,或六字成句,或十二字成句,变化多样,生动活泼。自《三字经》问世以来,相继出现了不少三言韵语的蒙书,直到现当代,很多普及读物还往往采用这种形式,如《中国地理三字经》《中国历史三字经》等,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原标题:三字韵语极简启智,孩子们不可错过的“袖里奇书”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