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微言网

搜索
查看: 7060|回复: 0

“查不死”的山寨电视何以购销两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4 19: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16日,有媒体报道了山寨电视是如何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走向电商平台的。如今在立体式的监管打击之下,滋生在电商平台某个阴暗角落的“假货”“山寨货”,能否借此次治理结束“野蛮生长”?记者近日再次深入调查,发现很多山寨产品小作坊依旧在半遮半掩之下继续生产,产品也依然在部分电商平台上销售。
  你查你的,它卖它的。VIVI手机、康佳云电视……消费者若不注意,的确容易踏入商家挖的山寨陷阱。
  类似的故事也在反复上演:山寨品市场,从见怪不怪到突击检查,从雷霆整治到死灰复燃,最后执法者也没了脾气,山寨产品问题也就悬而未决。8月2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管理部门对大石村进行了突击检查,“当时所有的档口全部关门。”然而不到两个星期,这个村子重新“焕发生机”。老板们说,大石村对于工商、消防、环保、税务等部门的突击检查已经习以为常,“大家都知道,作坊太多,查不过来。”所以,小到芯片,大到液晶屏;从内部的线路、主板,到外部的外壳、支架,汇集全国各地各类的废旧电视机,在大石村的夜晚里“重获新生”。
  夜色中收发货的,有大石街的山寨电视,也有福建省莆田市的高仿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有人说,今天的山寨电视,像极了当年的山寨手机。这些山寨货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产业化、规模化。对于地方来说,是一种经济支撑。因此,打击起来,千难万难。二是监管不作为、迟作为。该管的时候不管,等到无耐想出手的时候,才发现人家已经“百炼成钢”,已是管不了、管不好的局面。三是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少数电商为其提供了平台,最终将山寨产业勃兴成一种诡谲的地方特色。斩草不除根,只是打击造假的商家、而不去清理售假的平台,迟早还是会按下葫芦浮起瓢。
  而山寨制造的产业化、规模化,有时候会导致地方管理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如当地市场监管局表示,“目前对于电视机零配件(主要指液晶屏幕)产品没有具体的国家强制性标准,无法判定行业内的所谓B屏、C屏为不合格产品。”这话很有腔调,但是,对于赤裸裸傍名牌的山寨电视,知识产权的棒子还不够“一棍扫清”吗?据称,在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公示的番禺区知识产权局行政处罚书仅有1份,因“情节轻微,配合调查”而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书却有20余份,其中没有一家是涉及电视生产企业的。
  有人乐观预估:8月31日,我国电商领域首部综合性法律《电子商务法》获得通过,明年1月起实施。等到新法施行了,解决这些山寨问题的依法处理就会便捷得多。但是恐怕想象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当山寨品牌成为地方顽疾,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市场问题了。千丝万缕、错综复杂,别忘了“徒法难以自行”的老话。
  消费升级或者降级,都不是消费失序的理由。市场趋冷或者回暖,亦非底线下生产经营的借口。“查不死”的山寨电视,不过演活了“不想查、不敢查、不能查”的诸般桥段。心太软的监管与心太黑的电商,是该要有人出来治治了。(邓海建)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