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微言网

搜索
查看: 7048|回复: 0

媒体评考上北大女孩感谢贫穷:你只需感谢你自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30 20: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比起王心怡如此感谢贫困与苦难,我更愿意看到她拨开覆盖在苦难之上的悲情,去诘问淹没在苦难背后的种种问题。
rxEc-hhacrcc6791911.jpg
▲图片来源:“河青家长会”公众号。

  河北枣强县18岁的农村姑娘王心怡,今年以707分的高考成绩,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王姑娘家境贫寒,妈妈体弱多病,还要照顾3个孩子,和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一家6口全靠家中的5亩土地和爸爸外出做零工维持生计。
  一些国人的“苦难情结”其来有自
  在“寒门难出贵子”、“社会阶层固化”的当下,王姑娘的故事自然成了“正能量范本”。这样的励志故事,值得赞许,但如果由此渲染贫穷的力量甚至赞美苦难,这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王心怡的成长,的确不容易。一个人小小年纪就要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家庭,备尝生活的艰辛,着实不易,让人敬佩。
  但是,在贫穷中一路奋斗到北大,就一定要感谢贫穷吗?
Aixp-hhacrcc6793032.jpg
▲王心怡,今年以707分考入北大。图片来源:“河青家长会”公众号。

  当然不必!
  我们的民族,有苦难的记忆,也不缺对苦难的追忆。贫困、歉收、灾难……这是农业社会底层民众的日常;而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又是不少寒士改变命运的不二法门,两者交织,便在一些人中产生赞美苦难的传统。
  似乎越贫穷越励志,而越痛苦日后取得的成绩就越值得褒赏。
  艰苦背后是富贵、是飞黄腾达、是欢欣鼓舞地对过去贫寒的命运按下暂停键。王姑娘的文章,依然是这种古代文人贫困情结的延续。这是自我打气,也是寒门弟子的心灵鸡汤。
  但从这个意义上讲,感谢贫穷何尝不是一种委曲求全、安于现状的麻醉剂?
  不必渲染苦难的价值
  事实上,比起她如此感谢贫困与苦难,我更愿意看到她拨开覆盖在苦难之上的悲情,去诘问淹没在苦难背后的种种问题。
  为何父母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还过不上有尊严的生活?为何生病的外公,必须要由妈妈一个人照顾,有没有医保、社保为其托底?如果不靠读书,她的弟弟们是否可以过上体面、富足的生活?这些才是比感谢贫穷更应该追问的问题。
  赞美贫穷,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将贫穷视为生活中的理所当然,从而让身处其中的人们心甘情愿承受这种苦难,甚至视苦难为无上的荣光。以至于,人们对造成苦难的原因与深层逻辑,都视而不见。
  姑娘在作文里说,“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了真正的快乐与满足,让我零距离地接触自然的美丽与奇妙,享受这上天的恩惠与祝福。”
  事实上,什么是真正的贫穷?时至今日,贫穷已经不是一家人一年的家庭收入有多少,也不是能不能经常吃上肉,而在于他们是否有更多选择权。
_DoV-hhacrcc6793211.jpg
▲王心仪的家。图片来源:“河青家长会”公众号。

  在王心怡此前的人生中,可能有且只有“贫困”这一选项。这才是这个女孩人生的痛点。
  我们对她除了敬佩没有苛责。她不过十八岁,即使考上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也不能说此时就建立了清晰的价值观。更何况,她的价值观,大多来自成人社会的灌输。
  最需要警惕的是将这种苦难当成正能量的论调,不少人在传播这个励志故事时,大事渲染苦难的价值,而忽视了女孩自身的努力,与更多人可能缺乏选择的现实。
  悬崖村出现的时候,一些人只看到了孩子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上学有多么不容易,却忽视了他们因何至此;冰花男孩出现的时候,很多人又将其当成了不畏贫困的正能量;王心怡出现的时候,我们再次拿着她自我打气的文章感谢贫穷……问题是,美化贫穷的颂歌有多动听,贫穷就有多残忍。
  我很想说,姑娘,你出生在哪里,本是无法选择的。在贫困的环境里,你自强不息,这是宝贵的品格。你无须感谢贫困,不是贫困历练了你,而是你自己成就了今天的你。
  如果要感谢,你最需要感谢的,是你自己。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