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1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招考遭质疑,不能总让考生受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5 08:0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7年3月,就读于成都师范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曾小玉,以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报考了2017年温江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应聘温江燎原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课教师岗位,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专业要求“汽车维修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曾小玉被一个查不到的专业名称“卡住了”:汽车维修工程。(7月14日《中国青年报》)

  此事件不由让人再次想起月初西南政法大学法律专业自考毕业生王亚玲参加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一事,也就是因为招录专业与教育部所设专业不符,最终导致考试成绩优异的她被拒录。

  公众心里产生的婉惜和不公平之愤慨,并没有因为当地招录部门取消岗位招聘而消除,相反,引发了更多舆论质疑。或许这些并非个案,毕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政府、民众信息互动的加剧,不少关于招聘专业目录与招生专业目录“打架”的案例逐渐浮出水平,在社会上引起很大争议。

  不去追究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也不再去讨论当地招录部门为何在报名、笔试环节不进行严格审核,非得等到面试时才发现问题症结,将一些考试成绩优秀的考生拒之门。但有一点却必须引发教育部、人社部及相关公务员招考机构的重视,那就是针对层出不穷的专业不符拒录现象,不能总让考生受伤,而应该从根本上去修补漏洞,让制度更好地服务考生,进而促进各类招录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人社部与教育部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梳理双方工作结合部存在的问题,人社部对于存在的招聘单位专业设置上不严谨,或者专业名称未及时依照相关规定更新等现象,要制定专项整治方案,进行全面扫描、清除;教育部门也应该及时清理学校擅自设立、篡改专业等行为,维护好学生的正当学习权利。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社部、教育部应该建立起互通互联机制,从高层建筑合理设计,避免各地拒录事件“扎堆”出现,确保政府公信力不受损害。毕竟,每一次机会都可能改变考生一生的命运,理应严肃、认真对待,不能再让考生来背制度缺陷之痛,须知,为国选才,严肃性与公正性均不可或缺。(谢晓刚)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