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1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时代,读手机可以替代读书吗?

[复制链接]

7976

主题

7979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4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4 08:2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是许多人的节日,各类书单、读书法、读书活动等全都井喷出来,尤其是出版社和书商,早就谋划好在这一天“搞搞新意思”。这也正常,因为,世界读书日,本来全称就叫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不过,对于经常读书的人来说,这一天并不见得有多么特殊。

巧合的是,世界读书日与莎翁出生、去世的纪念日,正好是同一天。四百多年前,莎翁恐怕想不到,读书,居然会成为一个节日,更想不到,有一种名叫手机的东西占领了人们的时间,以至于有人提问:信息时代,读手机也是读,为什么还要读书?是啊,读手机和读书难道不一样吗?读手机难道不可以替代读书吗?

表面上看,书和手机只是介质的不同,可深层来看,两者涵摄的符号远远不一样,所带来的阅读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

先说介质问题。手机是发光体,相当于眼睛盯着一只灯泡,只不过这个灯泡的亮度暗了许多,即使许多手机开发了护眼模式,至于能不能护眼,只能说比没有护眼模式好一些。因为人类的眼睛,目前还没有进化到可以长时间看发光体,这也是读手机易患眼病的原因。

此外,要看到,书的信息很单一,就是自有的内容,不增不减;手机却是一个信息流的聚合器,微信、微博、QQ、弹出广告……随便一条信息,任何一次推送,都可能牵扯人的注意力,分散人的精力,改变人的阅读路径。这种阅读环境很难让人安心,“阅”尚可做到,“读”就比较勉强了。

更重要的是,内容的差别决定了阅读层次的深浅。为了适应人们手机阅读的习惯和东张西望的注意力,手机所读的内容一般篇幅较短,多属碎片化信息。这种碎片信息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成本,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的推演,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不够严谨、全面。这正是各种鸡汤、口号文在网络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长此以往,会使阅读者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导致认识片面化、浅薄化。这种看似什么事都知道的思维肥皂泡,往往用一句“愿闻其详”便可以轻轻戳破。

事实上,碎片化阅读,对于没有时间阅读的人来说,还是有好处的,毕竟读点东西比不读强。但是,一篇文章一段话,有时虽然可能会对人产生触动,影响毕竟有限。真正的精神涵养,需要深度阅读。惟其如此,今天的人才会与那些伟大的灵魂相遇,倾听甚至与他们交谈。这是灵魂与灵魂的交流,只有深入进去的人,才能感受到。单篇化阅读,永远没有这个机会,最多会有一些谈资而已。因为,灵魂不会碎片化。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