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9日,香港中环的秋雨裹挟着金融圈的震荡,这场雨不仅冲刷着维多利亚港的浮华,更揭开了中国金融史上最触目惊心的家族式腐败案。当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易晨阳被带走的消息如深水炸弹般引爆投行圈时,人们方才惊觉:这位31岁的"投行新贵",竟是原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之子。父子相继失联的背后,一个横跨工行、证监会、浙江金融圈的庞大利益网络,正随着调查的深入逐渐浮出水面。
在港岛香格里拉酒店顶层的全海景办公室里,易晨阳最后一次以中金高管身份出席活动时,曾向同行展示过手机屏保——那是2020年蚂蚁集团上市庆功宴的照片。照片中,30岁的他意气风发,与父亲易会满的合影被精心摆放在办公桌显眼处。谁也不会想到,这张照片竟成了父子命运转折的见证。五年前,当易会满在支行调研时向地方行长抱怨"儿子高考学习不好"时,或许已为今日埋下伏笔。这位银行职员至今记得,当时易会满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没想到后来能进中金,在香港当保荐人,发展得相当不错。"
易晨阳的职业生涯堪称开挂模板:2014年从父亲的母校浙江银行学校毕业,即进入瑞银(UBS),18个月完成外资投行镀金;2015年转战中金公司,次年便参与蚂蚁集团IPO筹备。在2020年那个燥热的夏天,当蚂蚁集团估值突破3000亿美元时,易晨阳主导设计的"战略配售+超额配售权"方案,让中金公司狂揽28亿元承销费。这笔世纪交易不仅让他在金融圈赢得"操盘小霸王"的称号,更成为其家族利益输送的关键节点。知情人士透露,蚂蚁集团IPO期间,易晨阳团队曾将300亿元理财资金通过嵌套资管产品注入项目,而这笔资金的最终流向,竟与易会满堂兄易会强关联的浙江某私募基金存在隐秘关联。
这个充满巧合的命名,成为举报人不断提及的关键线索。易会满兄妹五人,姐姐叫易爱珠,三个哥哥分别得名:取、平、坦,其中最彪悍的是易会坦。耐人寻味的是,堂弟易会强曾注册一家名叫"会满"的小公司,时间正是易会满离开证监会之时。这种近乎挑衅的命名方式,在浙江金融圈引发诸多猜测。一位退休的工行高管透露:"在浙江,大家都知道'易家帮'的存在。易会满负责政策放行,其兄易会强负责资金腾挪,表弟周某则扮演白手套角色。"
将时针拨回2005年,当易会满以杭州分行行长的身份出现在工行系统时,没人料到这个中专毕业生会成为宇宙行的掌舵者。在浙江金融圈,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易会满的办公室永远摆着两样东西——一本翻旧的《资本论》和一沓温州商人的名片。正是这种"理论+实践"的特质,让他创造了工行历史上多个第一:2013年总资产突破20万亿元,2016年净利润达2782亿元,不良贷款率始终控制在1.3%以内。但辉煌背后暗流涌动,2015年工行启动大零售转型期间,易会满力推的工银e支付系统,被曝出与某支付平台存在300亿元违规资金池操作。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平台实际控制人竟是易会满大学同窗的弟弟。
这场风波最终以系统漏洞为由草草收场,却为日后埋下祸根。在工行内部,易会满有个响当当的外号——"并购狂人"。2016年收购一家外资银行时,他力排众议支付3.8倍PB溢价,这笔交易在2020年减值测试中暴露出120亿元估值泡沫。而收购案操盘团队中,赫然出现其表弟周某的身影。这些蛛丝马迹,最终成为案件突破的关键。一位参与调查的人士透露:"我们发现了完整的资金链条,从工行系统到易会强控制的私募基金,再通过易晨阳的操盘回流A股,形成完美的闭环。"
易会满担任证监会主席的五年,是股民散户最受伤的五年。继刘士余之后,他成为第二位落马的中国证监会主席。他任职1760天,以融资为本,搞史无前例的扩容大跃进,发行1860只新股,募资2.2万亿,再融资9.6万亿,大小非减持7万亿,将二级市场的资金抽干。在他任期内,不制定严刑峻法,不严厉打击造假,把创业板、科创板注册制变为注水制。同时,超越《证券法》,将场外股权转让系统的新三板变成北交所,440多只股直接到二级市场交易,其中有大量假冒伪劣公司;放任券商搞衍生雪球产品,导致千股跌停式爆仓,将股指倒退到18年前,市值损失20万亿。
最受争议的当属2020年8月的"康得新退市案"。这家曾被誉为新材料白马股的企业,退市时市值仅剩6亿元,而易会满任内审批的135亿元再融资资金,有89亿元流向了与其家族关联的企业。更关键的是,康得新审计机构瑞华所的实际控制人,正是易会满在浙江银行的旧识。在浙江金融圈,流传着"易家帮"的传说:三人通过复杂的股权代持和跨境资金流动,构建起横跨银行、证券、私募的灰色产业链。2024年落马的工行浙江分行原行长沈荣勤,正是这个链条上的关键节点。
2024年2月易会满被免职时,一处会议室的监控录像记录下戏剧性一幕:当中组部大员宣读免职决定时,易会满突然起身整理领带,这个曾无数次在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的男人,此刻却像受惊的困兽般反复抚摸胸前的特制工牌。随着调查深入,更多惊人内幕浮出水面。易晨阳参与的中金资本百亿私募项目,实际是家族洗钱通道——通过搭建三层离岸架构,将境内非法集资转移至开曼群岛,再以QDII额度回流A股。
这场始于秋雨的金融风暴,不仅揭开了"易家帮"的腐败黑幕,更暴露出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深层病灶。当易晨阳在审讯室里交代出第17个离岸账户时,调查组意识到,这起案件涉及的金额可能超过千亿规模。一位参与办案的纪委干部感慨:"我们查的不是简单的贪腐案,而是一个盘踞金融系统二十年的利益集团。"
站在2025年的秋雨中回望,这场风暴带来的震撼远未结束。随着易会满父子相继落网,一个时代宣告终结。但更值得深思的是,为何这样的家族式腐败能够长期存在?当权力与资本形成利益共同体时,监管体系该如何突破?这些问题,或许比案件本身更值得整个金融界深思。雨还在下,维多利亚港的波涛依旧,但中国金融市场的天空,已经迎来了久违的晴朗曙光。长期主义者青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