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29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虾的价格升上去,城市形象降下来

[复制链接]

890

主题

1291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730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14:41: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今,“好客山东”与天价虾正在展开第二回的较量,希望青岛和他的兄弟团可以取得一场完胜。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粥”,除了拥堵这个雷打不动的关键词外,另一个被天价虾拔了头筹。而除了38元每只的虾之外,在日照的游客因点餐太少被扒衣围殴、崂山近900元每份的蘑菇炖鸡等破事再一次刷新了公众的认识,硬是将“好客山东”变成了“宰客山东”。

网上调侃青岛大虾的段子层出不穷,这些网友并非与山东“结了什么仇,有了什么怨”,也不是一定有过在青岛被人当成猪宰的血泪史,而只是借发生在青岛的这档子破事一浇心中的块垒。正因为有了这种被坑的共同体验作为基础,这才让嘲讽与解构如钱塘江大潮般凶猛。吐槽者被坑的地点,可能是在三亚,也可能是在全国的其他什么地方,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枪打出头鸟,尽管天价虾不是青岛的全部,但误伤还是在所难免。

必须承认,一个地方有光鲜之处,就必定有伤疤之地,如同开屏的孔雀固然漂亮,但一个转身就给世人一个屙屎的屁股。所以,伤疤未免不是城市的一种印记。从这个意义上说,天价虾所代表的混论与无序既是真实的青岛,也是客观的山东。你可以说“一粒老鼠坏了一锅汤”,但老鼠屎怎么混进来的,公权力部门难道没有失察、失职的地方?

不难发现,天价虾等类似事件的出现,与三个因素相关:一是商家黑心,二是导游无良,三是监管乏力。而价格欺诈的层出不穷并非单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呈现出一定的复合性特征。进一步来看,商家竭泽而渔的背后,是否有公权力部门的默认和坐视?默契背后是否有合谋和利益勾兑?这显然需要一个答案。

据山东省旅游国内市场处一官员“报价”,“好客山东”的品牌价值已经高达200亿元。看起来挺彪悍,其实颇有些根基不稳。好比一堆多米诺骨牌,立起来千辛万苦,废掉膝盖无数,可一旦“临天亮尿床”,只会一泻千里。至少目前,在天价虾与“好客山东”的正面交锋中,好客被揍成了宰客。这不,已经有网友在网上呼吁,取消青岛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

若干年前,杭州图书馆大门常打开,对读者不设门槛的做法引来一片叫好。当时就有评论称“图书馆门槛降下去,城市形象立起来”。眼下,青岛正走在相反的路上———虾的价格升上去,城市形象降下来。如今,“好客山东”与天价虾正在展开第二回的较量,希望青岛和他的兄弟团可以取得一场完胜。文/墨攻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