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13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凌晨通知地铁部分站点封闭,能降低什么风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18 18:0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 徐媛
今早出门上班,很多武汉人看到一则闹心的消息:自2022年4月18日起,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汉口北站、滠口新城站,2号线航空总部站、宋家岗站、巨龙大道站、盘龙城站、宏图大道站、常青城站、金银潭站,3号线宏图大道站,8号线金潭路站、宏图大道站暂时封闭,恢复运营时间另行通知。
有网友表示,看到这条新闻时,刚坐上地铁不久。这么多地铁站点说封就封,有如重磅炸弹,让人一下子乱了套。如果只是减少车次,还可以多等一等,挤一挤去上班。但列车过站不停,就只能提前下车,临时找寻各种补救措施。尤其这次受影响的大多是2号线上的站点。在武汉,跨区上班是常态,很多人住在盘龙城,到光谷上班,几乎跨越了大半个武汉,全靠地铁2号线缩减通勤时间。现在部分地铁站点关闭,他们得坐公交又转地铁,绕一个大圈才能到达公司,所花的时间远超于平时,中间经历的狼狈和慌乱不言而喻。
资料图
打工人上班路上有多折腾,对这一临时出台的政策就有多不满。大家不明白,这样关系到数万人出行的措施,为何不能提前发通告,让人有一点心理缓冲和准备的时间?搞这样的突然袭击,为着急上班的打工人想过吗?如果有人没看到怎么办,有人因此迟到被罚钱、或者错过重要的业务而蒙受损失,这个责任算谁的?
有人分析说,之所以临时通知,是在与病毒赛跑。现在很多地方核酸采样都是傍晚开始,等到混检结束、检测发现样本有问题,已是凌晨几点。规定出台得这么紧急,这说明背后有很多人在加班加点地工作,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问题是,现阶段疫情的发展,是不是到了必须关闭部分地铁站点的程度?如果是的话,封闭几个站点,是不是就能阻止大规模人群的流动,阻断病毒的传播?
对于武汉地铁的这一通知,不仅武汉人一脸懵圈,旁观者也看得是一头雾水。根据最新数据,4月17日0-24时,武汉新增无症状感染者5例,截至4月17日,目前尚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本土确诊4例,尚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8例,属于可控范围内。而且,从4月11日起,武汉要求进站乘坐地铁,必须要有健康码绿码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在全国范围看,这一防控措施已是相当严格。无论是从新增病例数上,还是现有防控的力度,都看不出这次临时关停地铁站点有何重要和迫切,反而弄得人心惶惶,加剧不必要的猜测和恐慌,让人怀疑在这个紧张焦灼早上所承受的代价,是不是值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退一步讲,即便相关部门是为了防疫未雨绸缪,为阻断某个区域的人员流动提前做准备,但率先关闭地铁站点,显然无助于达到这一目的。打工人要生存,不会因为关闭几个地铁站点,就放弃出门上班。企业也要想办法活下去,不会因为员工上班不方便,就决定居家办公或全员休息。地铁部分站点的关停,不仅不能减少人群的流动和聚集,反而把原本地铁承担的大部分运力,一窝蜂地转到公交车和机动车,成倍地制造交通拥堵不说,公交车厢人群的进一步密集,势必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恐怕到头来得不偿失,徒让打工人受累。
在一片吐槽声,也有人指责打工人“矫情”,说现在是非常时期,病毒防不胜防,为了迅速扑灭疫情,有时要采用一些非常手段,所以个人平时要多关注自己周边的防疫形势,早做准备。但是个人再怎么关注疫情信息,也不能神机妙算到第二天家门口的地铁站点会关闭,或者去公司的必经之路给封了。而人们生活中最怕的,就是稳定的预期被打破,不知道今天出门要经历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表面上,这只是一次政策临时的突然的调整,但破坏的是人们对生活的安全感和掌控感,即便行动上的不便可以忍受,由此产生的心理焦虑也难以消解。
当前,因为病毒极强的传播力,地方防控压力空前巨大,加上有上海前车之鉴,各地严防死守,也是为了更快、更早地阻断病毒,避免规模性反弹。但时刻绷紧防疫这根弦,并不代表要放弃过去坚持的科学和精准防疫的原则,要不断升级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手段,哪怕要牺牲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也在所不惜。减少疫情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干扰,是和防疫同等重要的目标。孤立地关停几个地铁站点,不一定能化解病毒的威胁,但却严重破坏城市的运行,破坏人们对城市的观感,这样的决策是不是合乎理性,市民是不是一定要受这样的折腾,地方需要三思。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