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58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杯进考题”对女性考生不公平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9 15:1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月17日,中山大学2018年综合评价录取面试举行,今年的面试题,既有趣又显社会性:中国为什么长期进不去世界杯;世界杯对举办国的影响和对人类的意义……多数考生表示,考题都是社会性问题,但是也有点让人懵。(6月18日《广州日报》)
  对于“世界杯进考题”,网络上一片叫好之声,认为这种题目设计是接地气的,是实现创新的,考题设计就应该打破传统模式。对于“世界杯进考题”是创新的说法笔者是认同的。然而也必须关注的是,“世界杯进考题”考虑的并不周全,因为这种题目属于“个人爱好型题目”,不具有普遍意义,换句简单的话来表述就是:不是所有考生都是球迷。
  “世界杯”固然是火热话题,但是其也只是属于“圈子话题”,是球迷的话题,球迷回答起来当然轻轻松松,球迷一直在思考“世界杯”话题。比如一位男性考生,面对“中国为什么进不了世界杯”话题,就从国民信心不足、球员不努力、球迷偏激评论对球员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回答。而很多人却因为属于“世界杯的门外汉”无从回答。
  这让笔者想到了发生在身边的一个“真实的笑话”。“世界杯”期间,一位球迷同事正欢天喜地看“世界杯”精彩比赛,他妻子突然冒出一句话,让他哭笑不得。他妻子说:老公,“世界杯”上我为啥没看见姚明?不让姚明参加“世界杯”是我国一大损失。“世界杯”是踢足球的,而姚明是打篮球的,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体育项目。我同事的妻子“没有看到姚明参加世界杯”的遗憾是不是很可笑?对于“圈内人士”看来十分可笑,而实际上也不算可笑。因为“世界杯”再火热,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关注的。“世界杯”毕竟是属于球迷的“世界杯”。
  当一所大学的综合评价录取面试,出现了“世界杯”考题的时候,虽然是创新,可是对于一部分考生来说,就是不公平的。比如说,很多男性考生喜欢“世界杯”,然而还有一部分男性考生不喜欢“世界杯”,面对“世界杯对人类的意义”这种考题,他们没有办法回答,即使回答也是胡乱回答。而更加不公平的是,大多数女性考生更不会关注“世界杯”,她们这些不关注“世界杯”的小女子,该如何回答对于她们来说“毫不知情”的题目?
  综合评价录取面试,可以实现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必须具有广泛性意义,比如可以思考环保未来,可以思考司法公平,可以思考舌尖安全,因为这样的题目不仅接地气,而且具有广泛性,男性和女性都关注。
  而“世界杯进考题”,则会导致事实上的不公平,因为不是所有考生都是球迷。别拿“世界杯对人类的意义”这类考题为难“林妹妹考生”。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