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网

搜索
查看: 58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减负之下,各种“学生竞赛” 还有吸引力吗?

[复制链接]

6269

主题

627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994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4 16:0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部21日印发公告,全面清理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公告提出,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结果只能视为荣誉,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承认违规开展的此类活动的成绩或结果。

与这则新闻紧密相连的还有,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有关高考加分的政策再度被媒体聚焦: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再结合前几天有关顶级奥数赛事“华杯赛”以及形形色色的“杯赛”被紧急暂停的新闻,很多家长开始观望,孩子还要继续学奥数吗?奥数培训的冬天是不是到了?

这段时间,教育新闻基本都是围绕“减负”而来的,无论是整治课外辅导机构还是对学校做出的种种规定,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里学习,有规律地成长。有“意思”的是,到底该不该给孩子减负,家长反而游移不定,以奥数为例,已经上各种课外奥数班的孩子继续上,他们的家长并没有要停止的意思;还没有来得及给孩子报奥数的家长只是在观望,他们也并没有铁了心“绝对不报”。甚至还有家长说,你看看一些大学的自主招生,不也有“奥赛班”吗?

用教育业内专家的话来分析,“国家层面取消奥赛获奖加分,是治理全民奥赛,是防止家长只为政策性加分不顾孩子兴趣培养。而大学自主招生关注奥赛获奖学生,是由大学来评价学生的特长与大学的招生要求是否吻合。”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不敢保证家长们对此能保持淡定。“减负”这些年来,孩子们的压力为何反而越来越重、竞争越来越残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升初时很多重点中学都有“加分”或者类似“特招”的政策。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孩子们奔波于各种课外班与竞赛中,哪怕是舞蹈跆拳道钢琴等“兴趣”班,孩子们也是要一级一级考,果真是因为有兴趣吗?非也。这些考级证书在小升初时也会受到“照顾”。

这次,教育部已经明确“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的结果只能视为荣誉,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家长们可能还会怀疑,这样的规定能真真切切落地吗?在真切落地之前,对孩子的课外班恐怕还不敢掉以轻心。

不必讳言,很多家长不会考虑孩子接受教育是否抵达了“发现自我,成全同伴,照料世界”的初心,而是考虑目前学习的内容对升学考试有用无用。同样以奥数为例,据说在美国,选奥数的学生,只有5%左右,是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才参加。在中国有多少,不用我说你心里也清楚。

也不能去苛责家长对教育的功利,普遍焦虑之下,大家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希望孩子成为“多数中的少数”,似乎只有成为“少数中的一部分”,未来才会平坦一些。这一次,无论是小升初“竞赛表彰不得作为入学依据”还是高考“加分项目”的取消,这些教育政策的变化,是不是可以把孩子们从各种培训中“解救”出来,让他们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学生生活”呢?拭目以待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金钱]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